(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6日—7月8日,由酒業家展覽主辦,以“創新驅動 布局未來”為主題的2023(第七屆)中酒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會期間,2023酒業創新趨勢大會·大清香論壇同步召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首席專家王德良出席并演講。
王德良在演講中表示,實際上消費者可能并不在乎白酒的工藝多么復雜,也不會在乎你過長的釀造工序,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口感好不好,是不是不上頭。
他介紹,他們做了大量數據分析,不管是黃色人種也好、白色人種也好,0.5小時你的相同飲酒量上面達到一個峰值,有的酒代謝能力強,有的酒代謝能力弱,但是基本上2個小時以后趨向于水平線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評測的時候以0.5小時和2小時這兩個時間點來評價動物的行為學。
“此外我們也通過動物的定期跟蹤看到運行軌跡,我們做了一個行為參數比,什么意思?自己和自己比,老鼠喝酒之前,酒精度是0的時候它的停滯時間為分母,分子是喝酒之后1個小時的停滯時間,按照曲線0.5小時和2小時之內血液的狀態峰值相對平緩的狀態,所以我們取1小時以后醉酒度,大家可以看到幾百個樣品的數據庫,差距很大,其中某清香型相對來說醉酒度是低的。”他說。
接下來看血液中乙醇的變化,這也是一個金標準。
“我們可以測消費者飲酒以后在相同時間之內血液中的酒精或者乙醇含量高與低,也是反映出這個酒代謝快慢的標準,同時也是反映舒適度的重要指標。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是我們做動物實驗,這個指標應該是越低越好,可以看到不同酒精之間差異也很大,血液中的乙醇和乙醛都是積累比較低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