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我欲乘舟九千里
(資料圖片)
再尋桃花源
......
近日
一首贊美家鄉黃石的原創歌曲
《處處桃花源》發布
這首時長近4分鐘的歌曲
兼具民歌和流行音樂的風格
描繪了黃石高質量發展
帶動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
曲調清新優美
勾起了很多人
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份故土情懷
難得的是
詞曲作者、演唱者
都是黃石本地人
詞作者羅桃仙(筆名翁想想)供職于農業銀行,是市作協副主席、女人花讀書會會長,著有《電視門》(系列三部)《性別女》《一畢業就結婚》等長篇小說和非虛構作品10余部。
“我走過很多地方,深深為祖國大地如畫美景感到震撼。特別是去年我去了一趟大冶市火石村,美麗的鄉村畫卷讓我很受感動,心里有股沖動,為家鄉宣傳,很快就寫出了這首歌的歌詞。”羅桃仙說,這些年來,她親歷黃石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家鄉有著深刻的熱愛,從而迸發了創作激情。完成歌詞創作后,
羅桃仙將作品發在朋友圈,
向作曲家發出邀約。
幾天之后,
通過朋友間的相互轉發、介紹,
歌詞到了石衡手里,
他被清新優美的歌詞深深打動,
只用了三天時間,
譜寫了一曲帶有民歌風格的旋律。
作為大冶市盆景協會副會長、大冶市老體協愛樂合唱團成員,石衡目前就職于大冶市工商銀行,雖然平常從事金融相關工作,但業余時間里,他非常愛好音樂,疫情期間自學作曲,后又拜師系統學習樂理。他介紹,《處處桃花源》這首歌曲采用民歌的形式進行創作,將黃石春色融入旋律中,中間穿插的童聲念白讓歌曲更多了幾分真摯與童真。
“石衡老師傳給我的曲譜小樣非常好聽,沒過多久,我又收到了國內著名的老泥車組合之一的歌唱家牛建軍老師發來的音頻小樣,他一邊以鋼琴演奏,一邊演唱了這首歌曲,并給出意見,這首歌曲旋律很美,如果女聲唱會更好。”羅桃仙說,她思來想去,覺得市歌舞劇院副院長、歌唱家王琇的聲音和這首歌曲最契合,于是向她發出了邀請,并很快得到回應。
詞作者有意境,
曲作者有激情,
但只有詞和曲有機結合起來,
才能叫作歌。
“因為是第一次合作,前后磨合了半年時間,曲譜共修改了四五次,最終圓滿完成。”王琇介紹,她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根據自己的聲線、演唱風格進行調整,最后以民通的演唱形式呈現,并多次進入錄音棚反復錄唱,才有了這首優美動聽的《處處桃花源》。
“這首歌得到央視《打起鑼鼓唱起歌》欄目制片人高度好評,并為此專門開過討論會。”羅桃仙告訴記者,她平常喜歡讀詩詞,喜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次將杜甫的《絕句》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相結合寫成歌詞,并且借鑒了辛棄疾的名句,因為覺得這些古代作品中描述的情形和黃石的美景十分契合。
“‘桃花源’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種理想主義,一種大同世界,但現在的黃石,到處都是《桃花源記》中描述的場景,這既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黃石高質量發展讓我們產生的文化自信。”羅桃仙說。
王琇和石衡都表示,走在美麗的黃石大地上,時刻感受著新時代的新變化,我們情不自禁想要為這座城市歌唱。
(來源:黃石日報)
【編輯:張靖】
【來源:黃石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