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江蘇銀行公告收到公司合并第一大股東已通過債轉股增持該行股份的通知。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江蘇銀行此番系今年A股上市銀行公告債轉股增持的第三宗個案。與此前光大銀行和成都銀行債轉股增持不同的是,此次江蘇銀行債轉股溢價率不高。
但在轉股邏輯上,三宗個案的指向卻基本一致。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在轉股率極低的當下,第一大股東的轉股大概率是讓江蘇銀行盡快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資料圖】
溢價率%遠低于光大、成都銀行債轉股
江蘇銀行公告稱,接到股東江蘇投管公司通知,已于6月20日通過可轉債轉股方式增持本行股份104870183股,本次增持后,江蘇投管公司持有本行397071574股,占本行總股本比例%,與江蘇信托合計持有本行1603678646股,占本行總股本比例%,仍為本行合并第一大股東。
從公開資料來看,這是江蘇投管公司成為江蘇銀行股東之后的首次出手。江蘇銀行公告顯示,今年1月江蘇投管公司的江蘇銀行股東資格剛剛獲批,5月份原股東國信集團與江蘇透光公司的股權劃轉過戶登記才正式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銀行200億可轉債于2019年4月3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期限為6年,目前轉股價格為元/股。據江蘇銀行6月20日收盤價元及蘇銀轉債市價元測算,轉股溢價率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已有光大銀行和成都銀行公告了債轉股事宜,不同的是這兩家銀行當時均因為轉股溢價率偏高引發關注。
根據公告,中國華融將截至3月13日持有的光大轉債申請實施轉股,當日光大轉債收盤價為元,按照A股收盤價元/股測算,轉股溢價率約為%,意味著中國華融此時買入光大轉債后轉股面臨近15%的損失。而豐隆銀行將成都銀行可轉債轉換為A股普通股股份的溢價率,更是超過了20%。
“相對于光大銀行和成都銀行的高溢價債轉股,江蘇銀行此次債轉股從溢價率來看是正常的,因為%的溢價率,可能與通過二級市場增持逾千萬股帶來的波動類似。”滬上一資深市場人士對財聯社記者稱。
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或為主因
雖然此番江蘇銀行第一大股東債轉股溢價率不高,但在江蘇銀行可轉債轉股率極低的背景下突然轉股,還是引發了市場的不小關注。
江蘇銀行最新公布的可轉債轉股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累計僅有100萬元蘇銀轉債轉為A股普通股,累計轉股股數為146131股,占蘇銀轉債轉股前本行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額的%;尚未轉股的蘇銀轉債金額為億元,占蘇銀轉債發行總量的比例為 %。
江蘇銀行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實施債轉股是基于對本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成長價值的認可。
在上述資深市場人士看來,此次第一大股東急于債轉股,主要原因應該是為江蘇銀行補充資本金,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現行政策規定,可轉債補充銀行資本金需要相對苛刻的條件,只有在完全轉股之后,才可以全部計入核心一級資本。
根據2022年9月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的2022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江蘇銀行被列為系統重要性銀行第一組。按照《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江蘇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在滿足基礎要求上,還需滿足附加%的資本要求,即不得低于%。
江蘇銀行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一級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可見,江蘇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逼近監管標準紅線,面臨較大的資本金補充壓力。
而且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不論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江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目前都不樂觀。縱向來看,該行資本充足率呈不斷下降趨勢,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和%。橫向來看,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江蘇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處于中下水平,僅略高于蘭州、成都和杭州銀行。
而巧合的是,一季度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排名A股城商行倒數第二的成都銀行,今年5月份也被股東豐隆銀行溢價轉股增持。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7家上市城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文章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