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發布的公告稱:小鵬汽車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體系全面支持的整車

8月28日,小鵬汽車發布公告稱,已經與滴滴簽訂購買協議,將收購滴滴旗下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本次收購的最高總對價約為58.3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同時,小鵬汽車將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全新汽車品牌,項目代號“MONA”。這將是一款價格在15萬元左右的A級車,計劃在2024年實現量產,并面向B端和C端出售。
公告一出頓時震驚媒體圈,滴滴為什么非要將造車業務“賣身”小鵬呢?財大氣粗的滴滴燒錢造車不應該是難事吧。小鵬又不缺造車資質和團隊,真的有收購的必要嗎?
(相關資料圖)
在筆者看來兩家合作非常有必要,兩家都需要破冰打開不利局面。而且跟以往滴滴與比亞迪定制車型、跟埃安合作自動駕駛業務有很大不同。
首先滴滴出售智能電動車項目資產和研發能力,不是滴滴和小鵬合作造車,而是滴滴把之前已經積累的能力、方案、資產等等,打包賣給了小鵬汽車。
其次滴滴這幾年間,主要瞄準的是A級緊湊型入門車,也是網約車主要類型。小鵬剛好借這個機會,解鎖了平價大眾市場賽道,切入車型布局潛在規模銷量最大。
關于新車MONA,據虎嗅報道,“這個車(MONA)前面的絕大部分研發都是滴滴做的,所以本質上就是賣項目,滴滴能夠回血。然后,小鵬拿了一款更接近于量產的車型,縮短研發成本和周期,并且跟滴滴進行資源的互換。”一位滴滴內部知情人士指出。
通過MONA快速上量,成為小鵬當前的第一訴求。
此外,對于小鵬來說,小鵬的車投入滴滴網絡,能夠產生的數據比之前量產車主更大更豐富,能夠對自動駕駛模型帶來更質變的影響,而且不用自建出行平臺出行網絡了。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自動駕駛的終局產品就是Robotaxi車隊,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就是規模和成本的難題。
而現在何小鵬和程維聯手,也進入了這個賽道,似乎給出了一個解決Robotaxi的可行辦法。
同時,發布的公告稱:小鵬汽車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體系全面支持的整車企業,雙方將在多個領域探索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機會,包括在滴滴平臺上小鵬車型的運營、品牌營銷、金融保險服務、充電設施建設、Robotaxi以及國際市場方面的合作。
那么,滴滴背后的千萬網約車市場是不是都給了小鵬呢?其實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階段的合作嘗試,并與利益掛鉤。第一階段為首次交割日當天,發行58164217股A類普通股;第二階段為達到SOP里程碑(各項驗證完成,進入小批量生產),發行4636447股A類普通股;第三階段為達到第一次業績目標期里程碑,年銷量達到10萬輛,發行最多14054605股;第四階段為達到第二次業績目標期里程碑,年銷量也是達到10萬輛,發行最多14276521股。
小鵬汽車將發行占交易完成后總股本3.25%的A類普通股,發行會有24個月的鎖定期。MONA預計年銷量可達到10萬輛,如果連續兩年都能達到銷售目標,會有額外的股權對價,最高的股權比例可以提升到5%。滴滴通過出售造車業務成為了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
簡單來說,小鵬和滴滴是有類似對賭的協議存在的,滴滴要幫助MONA銷量過10萬才能拿到股權激勵,并非是排他性合作,10萬輛的目標更顯示了兩家試探性的合作心態。
滴滴想靠B端業務快速變現但仍參與造車賽道,小鵬也需要利用滴滴的B端快速起量。
大廠需要重新“思考定位”
以往大家普遍對造車新勢力嗤之以鼻,認為論資金不如大廠雄厚,論人才也缺乏積累,大廠跨界造車怎么也要比新勢力強一些。
這么想只能說既不了解新勢力,也不了解大廠。拿滴滴來說,幾乎與“小米造車”在同一時期,滴滴內部代號為“達芬奇”的造車業務,開始秘密啟動。造車業務的負責人是滴滴出行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同時,他也是定制網約車D1的首席產品官。隨后,滴滴開始在圈內高薪挖人,曾有消息指出,“達芬奇”員工規模達1700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變化太快,讓造車團隊感到信心不足。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項目初期,程維每周至少有2個全天跟“達芬奇”團隊開會。但之后就越來越少了,直到現在“把造車業務賣了”。
對于滴滴而言,歷經三年的造車業務也是“地獄級的任務”。根據公告,2021年滴滴造車業務虧損7.63億,占比滴滴年虧損額的1.5%,但到了2022年滴滴造車業務虧損已經來到26.38億,虧損同比擴大了245%。這次業務出售有利于滴滴控制虧損,并將重心放在主營業務以及自動駕駛等創新業務上。
另一家頗為高調的百度,“造車經歷也是幾經曲折”。在先于小米官宣的前兩個月,也就是2021 年1月,百度公布了其下場造車的“準生證”,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而在與吉利攜手之前,其實百度已經通過投資威馬汽車來切入整車制造。
事實上,百度在2016年開始,已經參與了智能汽車的研發。李彥宏的做法是,從整車生產制造到單車協同,再到車路協同,幾乎所有跟車有關的核心領域都做一遍。
但現如今由于缺乏造車資質百度只能作為協作者。8月14日晚,百度造車項目集度汽車正式“更名”極越品牌,極越是吉利控股旗下新成立的汽車子品牌。從集度到極越意味著,吉利與百度的合作關系發生了變化,造車主導權已被吉利掌握,百度從主導方變為技術提供方。
當然對于百度而言道路有千條,燒錢百億的造車業務并不足以拖垮百度,百度已經迅速找到了新的風口起飛。百度似乎已經將業務重點放到了AI大模型上。李彥宏也直接表示:“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在許多行業具有巨大變革能力,為我們提供了重大的市場機會。百度致力于圍繞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構建新引擎,推動長期增長。”
差不多同一時間入局的騰訊則顯得更為常規,騰訊為車企推出車端、手機端、云端為一體的“車云一體化解決方案”。按照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的說法:“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改善用戶出行體驗,是騰訊不變的方向。騰訊將為汽車行業提供低門檻的定制化平臺與工具鏈,讓‘云’成為智能汽車的新生產力。”
阿里的方式則更為保守,只是重倉了小鵬,后又入股了上汽集團和張江高科聯合打造的智己,占股18%。達摩院的自動駕駛則轉給了菜鳥,其規模和支持都將有所下降。
在真實的商戰里去老是去強調自己的優勢沒有太大意義,商業競爭是多維度要比拼落地能力經營能力,汽車又是最復雜的競爭最慘烈的業務。大廠們有著各自的業務主線,很難傾盡全力去拼一個幾乎沒有交集的新項目,如果支持沒有上限那還不如讓人直接出來創業。
在電池、材料、車載系統、整車組裝乃至市場認知度等各個環節,造車新勢力們都通過提前布局形成了技術壁壘。對后入場的互聯網大廠來說,想在極其強調技術積淀的造車領域實現“后發先至”,顯然非常困難。所以合作才是眼下最優選擇,大廠最擅長就是賦能做加法,同時對未來的利益做捆綁,大家各取所需才,各盡其才是最務實的做法。
強強聯合:市場越卷,大家越容易抱團
跟網友們想的普遍不同的是,就算是滴滴造車業務雖然“賣身”小鵬,小鵬也不是滴滴唯一選擇,也很難說是目前的最優選擇。
雖然小鵬很強以智駕水平聞名,但是滴滴自動駕駛并沒有按下暫停鍵,停的只是造車業務而已。實際上,滴滴自動駕駛運營車輛,從今年開始就已經接入到滴滴出行App。并且采用“混合派單模式”,即人類駕駛服務和自動駕駛服務混合派單的模式。像在上海和廣州的部分區域,如果用戶行程的起終點均在自動駕駛服務區域內,用戶的打車選項中就會出現“自動駕駛”。
此前,不少車企在推進自動駕駛運營車,都會獨立推出一個新的App。但論基礎用戶量來說,在滴滴面前,沒有一個網約車平臺是能打的。比如,像一汽、東風、長安做的T3出行,像上汽做的享道出行,還有像廣汽的如祺出行。無法接入滴滴的自動駕駛網約車,基本就是“摸魚”的存在。
此外,相比于自己造車,滴滴將利用自動駕駛與車企進行合作似乎成了滴滴回歸后的新的業務重心。今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和廣汽埃安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共同發布了無人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并宣布成立合資公司。
根據計劃,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與廣汽埃安的首款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這跟滴滴與小鵬合作并沒有太大差別,這個合作名單還可以很長,做平臺的總是不缺選擇。
滴滴的2022年年報顯示,中國出行業務有4.11億名年活躍用戶,1900萬名年活躍司機。而滴滴本身,又是這1900萬中占比最大的出行網絡供應商。
所有人都知道滴滴是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臺,可以說手握千萬輛汽車的規模,轉化10%那也是一兩百萬輛汽車,足以讓任何一家躋身頭部車企。
但事情會有這么簡單嗎?如果千萬輛網約車都能夠轉化為銷量,程維怕是砸鍋賣鐵都要支持,搖身一變世界頭部車企的生意誰不想做。
真正做過生意的人都懂轉化率的問題,市場大歸大,能轉化多少要看各種因素影響,甚至有時候要看運氣。滴滴不是沒有嘗試過,此前跟比亞迪定制的D1網約車已經在市場里悄無聲息。D1高度為網約車訂制,甚至有一鍵接單的滴滴專屬方向盤按鈕。同時車輛本身也為自動駕駛數據收集預埋好了傳感器。
初期采取滴滴購買,并按月出租給網約車司機的方式。第一個整年僅賣了1萬多臺。之后,滴滴似乎改變了D1合作方式,這體現在D1開始進入比亞迪渠道向普通用戶出售,當然銷量也寥寥無幾。
所以小鵬跟滴滴的合作才會簽一個類似對賭或者說利益捆綁的東西,10萬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完成起來對滴滴還真的有不少的壓力。
不管是京東也好天貓也好,他們有自營的東西,但也不是完全讓自營做主導,做大蛋糕才能保持平臺吸引力。對于滴滴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多吸引一些車企來合作并不是壞事,并不會改變自己是分蛋糕那個人的事實。
市場下行期,端著傲嬌著沒有任何意義,活下來已經是困難級任務,該做的動作先做了再說。
參考資料:
小鵬抱上滴滴大腿 來源:AI藍媒匯
小鵬收編滴滴造車 來源:車壹條
滴滴甩掉拖油瓶 來源:創頭條
滴滴放棄造車 來源:甲子光年
小鵬從滴滴買來Robotaxi船票 來源:智能車參考
小鵬接棒滴滴造車業務 來源:小飯桌
滴滴放棄造車 來源:虎嗅
- END -
同時,發布的公告稱:小鵬汽車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體系全面支持的整車
截至2023年8月29日收盤,富滿微(300671)報收于32 85元,上漲6 31%,換
海默科技: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云南城投(600239)08月25日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了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福能股份(600483)08月25日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了投資者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