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名外商齊聚,他們為何而來?
為河南。
9月6日,河南與跨國公司合作交流會舉行。
【資料圖】
現場簽約39個項目,近450億的“真金白銀”,
兩個字——青睞。
在實際利用外資方面,內陸比不上沿海,
但近年來,河南增速一直十分亮眼,
去年118.2%、今年上半年65.6%,
那么,外商投資為何向“豫”來?
9月6日《河南新聞聯播》:河南與跨國公司合作交流會舉行
【要點一】新熱土
說起外商,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
人們下意識會想到長三角和沿海。
但近年來,外商投資開始向中部腹地延伸。
拿河南來說,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94家,同比增長50.4%。其中,新設投資額超千萬美元的外資企業有46家,總投資占全省新設企業投資總額的88.1%。
外商投資企業和實際利用外資的亮眼高增長,
正如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河南與跨國公司合作交流會上所說:
河南,已成為“外商投資新熱土”。
而這種高增長的實惠,最終會落在全省百姓身上。
2022年,全省現存外資企業納稅總額217億元,帶動直接就業人員35萬人。
【要點二】利在何處
跨國公司為啥來河南?
自然是為利而來。
只不過,這種利是互惠互利。
河南,利在何處?
這要從表層和深層兩方面來看。
直觀來說,
有廣闊的消費市場。1億人口,大把機會;
有公平的營商環境。省委書記樓陽生明確表態,為外資企業在豫投資興業創造最優條件、提供最好服務;
而從深層來看,是因為河南形成了產業生態,有了質的改變。
說通俗點,外商為什么來,還不是因為就近能找到低成本、齊全的配套。總不能在河南建廠,到印度去找零件。
這就不得不提河南一直在做的兩件事:
開發區和“鏈”。
一縣一開發區,讓產業形成聚集;
補鏈延鏈強鏈,把整個上下游放在一起。
這樣,企業發展著省事,產業培育著省事,
來投資直接找專業園區,也省事。
以在豫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外企嘉吉食品為例,
之所以會布局我省漯河,就是因為看好當地的產業集聚優勢:
“太古可口可樂就是我們的重要客戶,一墻之隔相繼建廠,通過管道輸送產品,僅運輸方面就節省一大筆費用。”
【要點三】“走出去”“請進來”
從全球豫商大會、中國(河南)產業對接活動,
再到如今的跨國企業合作洽談會,接下來的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僑商投資(河南)大會……
這些年來,河南展示自己的活動變得更多了。
這種“多”,所傳遞的其實是一種魄力——
敢于登臺亮相、展示自己的魄力。
以往一說先進制造業,就會想到長三角、珠三角,
一說到中部,首先想到人口密集、農業等詞語。
改變這種“貼標簽”的現象,發展自身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要通過不斷地“走出去”“請進來”,讓外商更加了解河南。
從主動赴港招商,到邀請跨國企業實地考察,
河南所謀的,正是改變以前的固有印象,創造更多機會。
【大象微評】河南能不能培養出“外企之鄉”?
1993年,德國企業克恩里伯斯總裁來到江蘇太倉時,看到瀏河塘兩岸的杉樹很像家鄉的黑森林,于是決定在此投資建廠。
如今,80萬人口的太倉已經集聚了487家德企,其中包含60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成為首屈一指的“德企之鄉”。
如果說,從0到1有著偶然因素,那么從1到100再到487,則一定有必然。
在這一過程中,太倉對企業的合理需求“有求必應”,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無事不擾”,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今,河南正通過不斷“請進來”的誠意,創造著無數個從0到1的機會,而廣闊的市場、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則為1到100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站在外商投資新熱土之上,我們手捧最優條件、最好服務,期待河南能長出另一個“外企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