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消息,近日,有老年居民通過北京交通廣播微信公眾號留言反映,社區最近下發通知,要求退休人員每年一次進行資格認證,否則將會影響養老金的領取。
這一信息是否屬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認證需要注意什么?一起來聽北京交通廣播記者的報道:
(資料圖)
家住通州區的居民李先生本周三(8月23日)收到單位通知,要求進行社保待遇資格的認證工作,在女兒的協助下,當晚他順利完成了資格認證。
李先生:我們單位通知我就認證了,以前沒有。那意思就是說怕冒領唄!記者:這個流程復雜嗎?李先生:不復雜,在家里就能做,還得照一相。記者:人臉識別?李先生:對。
網傳社保資格認證相關通知/受訪人供圖
街頭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還沒聽說類似的消息。
居民:沒聽說。記者:做過認證嗎?居民:沒有。居民:我也沒有。
也有的居民聽說了這一消息,但對信息的真實性存疑。
居民:不相信,任何人都說我都不信,反正就一聽而過。
居民:就前些日子有那么半個月了,他們發的那個短信,就說什么養老金回頭上傳數據什么的,我就看了一眼,沒操作。因為現在騙子也太多,不知道真的假的,這(詐騙)短信也太多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相關資格認證的通知有的是由退休前的原單位發布的,還有的是由社區居委會發布的。記者也隨機采訪了東城、西城、朝陽、通州等地的多個社區居委會,各居委會工作人員的答復還并不統一。
工作人員:沒有,沒聽說過。
工作人員:不知道,這不是居委會管理的,因為我們社區這塊肯定沒有什么任何通知。
工作人員:是真的,才宣傳出來的,就是每12個月認證一次。能弄的幫老人就弄一弄,因為它需要人臉識別。就是說你要是過來我們能幫肯定幫,但是老人的手機就是能不能干這種事情。
記者:就是說得帶著自己的智能手機過去?
工作人員:是的。
今年3月發布的相關公告/來源:市人社局官網
記者查詢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在今年3月份發布過一份《關于北京市2023年領取社會保險待遇人員資格認證工作的公告》,明確資格認證工作從今年1月1號起開展。本市退休人員究竟是否都需要進行線上認證呢?記者撥打了市人社局客服熱線,工作人員明確:
工作人員:從今年1月1號開始就開始做今年的認證了,之前的話是咱們退休人員跟單位沒有聯系的,或者是長期異地居住的需要做,但是今年所有的都需要做。一般是每12個月就要認證一次,它主要就是防止被冒領。
您去到北京通APP,或者說京通小程序掃臉識別做認證。因為需要人臉識別,家里有其他人員的話,用家里人員的手機為他人做認證這種也可以。如果要是說自己本人做不了認證的話,可以到街道社保所那邊去協助認證。因為現在讓做認證了,您不認證的話,待遇領取會有風險啊。
記者:萬一他忘了這怎么辦?
工作人員:跟社保中心這邊聯系,然后補充做認證。之前沒發的(待遇)會再給您補。
京通小程序二維碼
社保認證界面
開展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是國際通行的一種做法。在我國,過去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類似"年審",退休人員每年要到社保部門去"認證"。2018年5月,人社部門取消了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并在各地逐步構建了以信息比對為主、社會化服務和遠程自助認證相結合的認證新機制。去年10月,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再發通知,要求做好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公開資料顯示,近期江西、甘肅、湖南等多地都在推進相關認證工作。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院長王緒瑾建議:
王緒瑾:這個線上人臉識別的認證方式,能防止冒領養老金的問題,提高養老金的安全。政府部門應該解釋說明,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困擾,加強認證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可以設立專門的審核小組,及時處理認證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提醒您今年所有退休人員都需要做認證,轉發分享給身邊退休的朋友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