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吳蓉:用心守護“歷史的記憶”
(資料圖片)
陜西日報記者 周恒宇
6月23日,端午假期第二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宮等眾多景區游人如織,人氣十足。
游客在沉浸式感受西安這座“網紅”城市古今文化的同時,“安全”二字始終縈繞在吳蓉心頭,也成為她常常掛在嘴邊的“高頻詞”。
“80后”的吳蓉是西安市臨潼區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端午假期,她和同事奔走在轄區重點單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守護萬家平安。
“一直在基層工作,跟老百姓打交道”,是吳蓉參加消防工作20年來最大的特點。一路走來,從深耕技術崗位到帶領基層大隊,吳蓉與基層有著不解之緣,也讓她擁有關于“基層”說不完的故事。
轄區面積915平方公里、23個街道近70萬人口、113家重點單位……面對轄區基本情況,吳蓉如數家珍。
每逢節假日,吳蓉和隊員們的“弦”也越繃越緊。在消防隊伍內部,一直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百姓過節,消防過關。
面對西安持續的高溫天氣和火爆的旅游熱度,筑牢文物安全“防火墻”,守護群眾安全,是吳蓉和隊員們始終努力的目標。
陜西是文物大省,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館一旦發生火災,損失無法估量。面對轄區內眾多的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館,吳蓉深知文物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宮遺址占地面積大,布局以園林為主,游客漫步其中,既能體會到皇家園林的氣勢磅礴,更能觀賞到相對完整的唐朝時期歷史遺跡。
如何保障景區消防安全,構建起一張立體的防護網?吳蓉積極統籌協調各方,先后幫助華清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物單位籌措資金,加裝火災視頻圖像分析系統,確保火情第一時間傳達到位;針對華清宮景區大型消防車無法進入的現實,她主動申請跟進,協調購置小型消防摩托車7輛;根據華清宮內多元的業態經營特點,進行專業指導幫扶,聯合開展培訓提升員工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是吳蓉工作中秉持的理念。“針對發現的消防安全薄弱環節,我們堅持‘一企一策’和‘絕不放過’的原則,帶領文物單位按照行業標準和工作實際制定‘一館一策’,積極對接行業主管單位,組織召開討論會,及時制定下發5類風險提示,編發消防工作要點提示,確保多管齊下、多點突破。”吳蓉介紹。
同時,在吳蓉的努力推動下,轄區眾多文物單位擁有了自己的3D數字化預案,部門聯合檢查、定期協商研判聯席工作會議機制不斷建立健全,“兩清單一計劃”“掛圖式作戰、清單式管理、項目式推進”等保護文物的工作機制不斷走深走實。
從人防物防技防,到監督專項行動,吳蓉帶領消防救援大隊隊員們不斷強化對文物單位的消防安全指導,督促其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自2022年調任臨潼區消防救援大隊以來,吳蓉先后深入轄區文物單位走訪摸排、監督檢查200余次,督促配齊配強專職兼職消防人員30余人、器材裝備100余件套,蹲點指導幫扶微型消防站開展“一警六員”實操實訓20余次。今年6月,吳蓉被陜西省文物局評為第三屆“最美陜西文物安全守護人”。
崗位角色轉變,從大隊長到教導員,吳蓉始終用心做好消防工作。作為全省基層為數不多的女教導員,吳蓉以女性的獨特優勢,不斷強化隊伍內部建設。
作為帶領大隊發展的“家長”,“知心大姐姐”是吳蓉給自己的定位。“聽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彼此才能拉近關系、增進感情。許多人曾是戍守邊疆的戰士,他們的故事讓我動容。”吳蓉說,她在一次次談心談話中,才知道自己所帶領的隊伍中“藏龍臥虎”。
面對新形勢下的消防安全,預防被提到了最為突出的位置。其中,消防安全宣傳培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讓群眾在不經意間學習消防知識?吳蓉帶領隊員們不斷創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宮設立消防便民服務站,打造“臨小消”IP卡通形象,在景區定期設立文物消防安全宣傳展。
身處三代軍警家庭的吳蓉,“保一方平安”成為一份傳承。對于消防事業,吳蓉始終堅持用實際行動書寫無悔青春,踐行職責使命,用心用情當好文物安全守護人,守護“歷史的記憶”。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