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座城市來講,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一定有早夜市。
走進早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叫賣的小販,烤爐上羊肉串的香味在空氣中飄散,油鍋里滋滋冒油的臭豆腐,各種各樣嫩得能掐出水來的蔬菜、水果……在這里,彌漫著濃烈的人間煙火氣,也聚集著最淳樸的幸福。隨著各方管理的深入,如今的早夜市帶給了市民更多新的體驗。
(資料圖片)
變化?精致
有了固定點位早夜市環境衛生得到提升
6月24日19時,位于維多利摩爾城的夜市迎來自己的“晚高峰”。周末趕上端午節,不少休息的市民特意來到這里買上幾件心儀的“小玩意”,寫完作業的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在美食區閑逛,順帶買幾樣自己喜歡的零食,還有喜歡遛彎、逛市場的老人們也在習習涼風中穿行。與此同時,包頭東街與興安南路交會處的夜市市集也迎來了大批的顧客,統一的隔油地毯,統一的鐵皮棚做成的小吃車,讓市集看上去更加干凈整潔……
然而,如此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場景,在幾年前卻并非現在這個模樣,市場上又臟又亂,甚至無處下腳,就連通行也是難題。
“以前商販直接把油污倒在地上、樹坑里,太陽一曬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大家都不愿意來。現在整整齊齊,地上還鋪著隔油地毯,商販們自己有垃圾桶,每一處市集相關部門也專門設置了垃圾桶,不論是對于逛街的市民還是商販都非常方便,亂扔垃圾、亂倒污水的少多了。”剛在摩爾城夜市上買了炸臭豆腐的邊女士說。
變化?幸福
收入有了變化更有干勁了
開箱、分袋……6月25日一早,在仕奇公園北門廣場的早市上,銷售水果的商販李先生一邊整理攤位一邊等待顧客的到來。早市從早晨6時可以擺到9時,這三個小時大多數水果店還沒有開業。“我在北邊有店鋪,平時都在店里,一早一晚來這里擺擺攤,早市、夜市,每天至少能多賣三四個小時,遇上節假日,會更好一些。”
小小的水果攤撐起李先生一家人的生活,雖然每天起早貪黑,但卻干得起勁。“早市到9時大家就都撤了,晚上到22時左右也基本都撤了,苦點累點不怕,至少現在大家不用在街上‘流動作戰’,有固定的攤位,人們都往這里走,生意肯定會越來越紅火。”
仕奇公園早夜市的設置不僅讓商販們看到了希望,也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了新的“樂趣”。69歲的王利明每天早晨結束鍛煉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早市上逛逛,買幾樣新鮮的小菜,再和老鄰居、商販們攀談幾句。“早市上東西相對便宜一些,而且新鮮,鍛煉完逛一逛,心情更舒暢。”和王利明一樣,鍛煉完逛早市的市民不在少數,有些市民即使不買東西也愿意在市場上轉轉、看看。“就是覺得熱鬧,有生活氣息,而且也特別方便。”逛早市的市民說。
變化?親歷
老辦法“生”出來新氣象
“來了?”“嗯,今天怎么樣?”6月24日晚,在展覽館東路黑馬體育場的早夜市,剛進市場,就有商戶和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的執法人員打招呼。
“這個市場有好幾年了,來得次數多了,商販們都認識了,有時候還會多聊上幾句。”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五中隊的執法人員說。雖然,大家互相不認識,連名字都叫不上來,但執法人員身上的藍色制服就是大家認準的“招牌”。
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宣傳紀檢股負責人張勇介紹,賽罕區轄區內共有14處早夜市,每處早夜市均采取定人定崗的方式進行監管,隨時監督、隨時管理。“我們主要查各個早夜市環境衛生、現場秩序,垃圾桶的設置,夜市防油地毯的鋪設等,我們也會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不定期的聯合檢查,在確保夜市環境衛生的同時,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將會挑選更多合適的位置開辟早夜市,為更多有需求的商販提供規范的經營場所,同時也會加大對早夜市環境衛生的監督監管,為廣大市民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來源:青橙融媒、呼和浩特晚報
編輯:烏仁格日樂
初審:張姝寧
復審:郭建國 陳臻
終審: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