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羅縣楊僑鎮坪塘辦事處一村民向我們欄目組反映,兩年多前,他家的一處老房子被當地村辦事處以“拆舊復耕”的方式拆除,并承諾會給予新的宅基地。然而,兩年多過去了,此事卻始終不見有下文。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記者近日特地前往當地了解。
(資料圖)
2020年12月底,張先生家的80多平米老宅,因“拆舊復耕”政策,被楊僑鎮坪塘村辦事處拆除,當時,工作人員書面承諾將會規劃另一塊宅基地給其用于建房。如今,兩年多過去了,書面承諾卻成了一紙空文,拆除的老宅雜草叢生,稀稀拉拉地種了一些果苗。
報料人 張先生:“村主任當時承諾說宅基地給我們‘一戶一宅’,然后坪塘辦事處還把承諾書給了我們,當時我們有10多戶村民就簽名同意給他拆了,因為他說政策是為了村容村貌,所以我們也就答應了。”
張先生稱,由于沒辦法蓋新房,導致他和家人這兩年只能蝸居在岳母家一個80平米的舊磚瓦房里。兩年來,他一直盼著能夠盡快申請到合適的宅基地,解決一家5口居住的問題。
據了解,為了妥善解決農村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空心村等農村建設用地閑置問題,助力支持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2018年,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全面推進拆舊復墾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試行)》。《方案》中,拆舊復墾的對象是全省農村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空心村等閑置建設用地。通過拆舊復墾,將騰退出來的復墾指標在優先保障所在村建設需要后,結余部分以公開交易方式在省內流轉用于城鎮建設。復墾指標收益扣除成本后,凈收益按一定的比例返還縣鎮和所在村,惠及農民。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坪塘大部分村民實際上是原楊僑柑橘廠的職工,辦事處所拆除的舊宅屬于安置房,屬于國有土地。
博羅縣楊僑鎮坪塘辦事處黨支部書記 主任 黃振海:“我們這邊坪塘是全民國有土地。至于‘拆舊復墾’,當時他是符合安置‘一戶一宅’的居住條件,我們就承諾拆了這里,會集中規劃安置房給他們,至于現在遲遲沒安置,是因為現在土地政策改變了。”
據黃振海介紹,當時拆除舊宅11戶,面積約5畝多。考慮到村民們的實際情況,這兩年,辦事處一直奔走于各個部門,奈何土地政策變更,無法在短期內幫助村民解決新宅基地的問題。
博羅縣楊僑鎮坪塘辦事處黨支部書記 主任 黃振海:“現在我們這些拆舊安置房都是‘一宅一戶’,就說拆舊建新才能批。其它那些地方都是園地、耕地,是不行的。要建設用地才能建房,所以,就導致了現在這樣的情況。”
隨后,記者將相關情況反映到楊僑鎮政府,相關部門給予書面回應稱:由于土地政策變更,群眾確有住房需求的,可按照現行的相關規定,向所在的村集體提出宅基地申請,并提交相應的材料,經所在村小組及村民委員會審核通過,并公示無異議后,呈當地鎮人民政府審核,審核通過后按流程報博羅縣自然資源部門備案即可。
博羅縣楊僑鎮規劃辦辦事員 葉小明:“我們了解到這個‘拆舊復墾’安置的問題后,也在積極推動這個工作。今年6月份,博羅縣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基本定了,我鎮將按上級的計劃,下半年將開展鎮級空間規劃的編制,將統籌各辦事處的土地資源,優先保障群眾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