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王麗平
廣袤的洋河口濕地,一只只水鳥在空中翱翔,一片片“紅彤彤”野生植被分外惹眼……7月6日,記者來到膠州灣沿岸探訪發現,成片紅色的野生植被有如“地毯”一般覆蓋在濕地上。經過專家鑒定,這些植被學名“鹽地堿蓬”,青島人稱之為“海蓬菜”。鹽地堿蓬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還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在專家看來,鹽地堿蓬可謂“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實探:
(相關資料圖)
“海蓬菜”長勢喜人
灘涂浸染成“地毯”
“又到了捋海蓬菜的時節!海蓬菜,生長在海邊灘涂上。”近日,網友@老膠東發布的一則短視頻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視頻中的海蓬菜通體紅潤,簇擁成片,在藍天的映襯下,整個灘涂被“染”成了一張紅毯。
鹽地堿蓬像給大地鋪上了“紅毯”
7月6日,記者來到這一片海蓬菜的所在地──洋河口濕地,剛剛走上濕地旁的大壩,眼前壯觀的一幕就令人驚嘆,只見整個灘涂被成片紅色的海蓬菜“包圍”。此時,洋河口大壩閘門正在放水,湍急的水流蜿蜒而過,給這張紅色的“地毯”增添了別樣的風采。
大閘放水后流入成片的鹽地堿蓬中
站在這一片“紅色海洋”中,遠處不時能見到低飛的海鳥。海蓬菜生長在泥濘的灘涂里,而仔細查看,灘涂上密密麻麻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洞穴,螃蟹“傾巢而出”,揮舞著大鉗子曬太陽,發覺有人靠近,警覺的螃蟹會迅速鉆回洞穴。從近處看,紅色的“海蓬菜”枝丫飽滿,長勢喜人。雖然看起來“弱不禁風”,但大風吹過,紅色“地毯”紋絲不動。顯然,在高鹽生長環境中,“海蓬菜”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鹽地堿蓬有著生態保護作用,成群螃蟹在鹽地堿蓬帶中
講述:
生長在灘涂地上
沿海各區市有分布
“海蓬菜主要在灘涂地里長,在好地里它不長。”70歲的王照黨來自膠州市王家灘村,老人一邊帶記者尋找海蓬菜的分布地點,一邊向記者介紹海蓬菜的特點。“包包子吃也行,拌著吃也行,(它)是好菜。”王照黨說,在糧食缺乏的時候,不少人靠吃海蓬菜充饑,度過了困難時期。
王照黨老人介紹海蓬菜可食用
“只要靠著海邊就有(海蓬菜),紅島那邊也有,因為它靠海邊,比較咸。”膠州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這里好多年就有,除了自己吃,我們也挖了賣,現在兩塊錢一斤。”
剛剛采摘的綠色鹽地堿蓬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青島人對海蓬菜這種植物非常熟悉,尤其是在島城各區市的沿海灘涂,海蓬菜均有生長和分布。“一般海蓬菜在春天生根發芽,五六月份的時候比較嫩,秋天的時候海蓬菜就由綠變紅,成為一大片紅色,不僅有很多游客來參觀,還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這個時候拍照。”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專家:
“海蓬菜”實為鹽地堿蓬
7月6日,記者就洋河口濕地出現的紅色植被咨詢了原中國科學院“STS”計劃高耐鹽項目首席科學家邢軍武,他被稱為最熟悉堿蓬植物的專家,同時,他還是鹽堿農業的開拓者。經過邢軍武確認,這些紅色植被為“鹽地堿蓬”。
成片鹽地堿蓬
邢軍武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堿蓬這種植物具有強大耐鹽能力,甚至可以在土壤鹽含量10%以上的高鹽環境生長。他還發現,這種野生植物還具有作物化和經濟生態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鹽地堿蓬的營養豐富,其籽可以榨油食用,是一種優質的蔬菜和油料作物。鹽地堿蓬的種子含有30%的脂肪,而且脂肪酸中含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合脂肪酸,是一種優質的食用原料。同時,鹽地堿蓬中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豐富,其食用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較高。
鹽地堿蓬
在專家看來,在眾多野生耐鹽植物或鹽生植物中,堿蓬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記者網絡上檢索發現,“堿蓬口腔抑菌牙膏”已經在網絡上售賣,一款牙膏宣傳中稱成分中含有“堿蓬提取物”,而堿蓬嫩芽含水量高達89%,經過多層制備程序,脫水后一斤嫩芽僅能產出堿蓬提取物25克,這款牙膏可“改善口臭,減輕口腔潰瘍”。
幕后:
具有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
“鹽地堿蓬是咱們青島地區、山東半島沿海地區常見的濱海植物,它通常成長在鹽堿含量比較高的地帶,在秋天常常形成萬畝紅灘的景象。 ”青島市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徐立強對鹽地堿蓬有著常年的觀察,7月6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鹽地堿蓬一般在潮間帶和海河交匯處。“ 有一種提法叫‘南紅北柳’,‘南紅’指的是南方的紅樹林,‘北柳’指北方的‘檉柳’,但是在檉柳能生存的地方,還有鹽地堿蓬。”徐立強說,檉柳和鹽地堿蓬都是北方濱海濕地特有的植物。
此外,徐立強介紹,原先的漁民生活所在地大都是鹽堿地,他們的蔬菜供給來源比較單一,所以他們也采食鹽地堿蓬。“鹽地堿蓬有著典型的生態價值,因為它能給各種洄游魚類提供棲息地、產卵地。”徐立強說,“我們種過鹽地堿蓬,把堿蓬搗碎后,它會呈現膠質狀,在沿海地區有些漁民下海的時候被銳器、漁具劃傷后,沒有止血藥劑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鹽地堿蓬搗碎了,作為中草藥敷在傷口上,也能有修復的作用。”
“鹽地堿蓬還有社會價值,春天可以綠化,現在是7月份,剛開始變紅,到了九十月份,就會變得非常紅顏,非常美,人們說婺源的油菜花非常純黃,鹽地堿蓬如果成規模后,就會是紅艷艷的,紅灘涂成片后也會非常漂亮,這說明鹽地堿蓬有著非常好的社會價值。”徐立強說道。
鏈接:
“喝著”咸水長大
海蓬菜這樣吃更鮮美
記者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官方網站查詢后得知,鹽地堿蓬產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北部、寧夏、甘肅北部及西部、青海、新疆及山 東、江蘇、浙江的沿海地區,生于鹽堿土,在海灘及湖邊常形成單種群落。分布于歐洲及亞洲。幼苗可做菜,北方沿海群眾春夏多采食;種子也可食用。
記者檢索發現,還有不少青島網友在網絡上分享制作海蓬菜包子的詳細步驟,有網友留言稱,海蓬菜又叫“海巢”、“海蓬子”。雖然不在海水里生長,但海蓬菜是“喝著”咸水長大的植物。作為青島特產的一種海邊野菜,一般在春夏交替季節被采摘上市,大約能吃半個月左右就開始下市了。
網友@辣爸食堂分享,由于海蓬菜味道咸澀,所以在吃海蓬菜時需要對其進行加工焯水,焯過水后的海蓬菜,澀的味道減除、鮮的味道體現出來。青島居民多用海蓬菜做涼拌菜、包餃子、包包子,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海蓬菜的吃法:1.涼拌海蓬菜:海蓬菜洗凈后,鍋里燒開水,海蓬菜焯水2分鐘后撈出過涼。用蒜泥、一點點鹽、雞精、醋、生抽、香油、炸花生米拌勻即可。海蓬菜本來就是咸的,一定要少加鹽。
2.海蓬菜包子、餃子:海蓬菜焯水后剁碎,跟豬肉餡、大蔥末、姜末及調味料調制成餡,包制成包子或餃子。一定少放鹽,海蓬菜自帶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