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大眾最熟知的醫學術語之一。在吳偉教授的診室,常常有患友問:“我的血壓忽高忽低,高壓(指收縮壓)早上去到150mmHg,晚上又降到120mmHg,要吃降壓藥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血壓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
(資料圖)
血壓是血流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其形成是心臟射血、血容量、外周阻力及血管彈性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的改變導致人體收縮壓和舒張壓波動。例如,“洛爾”類(β受體阻斷劑)降壓藥(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就是通過抑制交感神經活性、心肌收縮力及減慢心率實現降壓的。又如,夏季天氣炎熱,血管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而擴張,加上出汗多,血容量相對減少,血壓就降低;寒冬時節,血管收縮變窄,彈性下降,出汗少,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有的高血壓患者夏天需要減少服用降壓藥的劑量或減少聯合使用降壓藥的種類。
血壓還存在晝高夜低、兩峰一谷的晝夜節律。早上睡醒后,我們的血壓開始升高,在6點到10點前后達到第一個高峰,然后先降后升,在16點到20點達到第二個高峰。此后,人體血壓緩慢下降,并在凌晨2點到3點降至最低。由于血壓在一天中的變化曲線像一個勺子,正常的血壓也稱為“杓型”血壓(圖1)。因此人們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血壓也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但是,也必須指出,這個“杓”型數字不應超出正常的范圍;如果早晨血壓峰值,超過正常值,也會構成對心血管的損害。
圖1 血壓的波動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高血壓就是“140”(收縮壓≥140mmHg)和“90”(舒張壓≥90mmHg),其實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因測量條件而異(表1)。相比診室血壓,家庭血壓和動態血壓對于高血壓的診斷界值更低。電子血壓計測量值,也比水銀汞柱血壓計測出的實際值更低一些,如低5-10mmHg。
表1 不同環境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注: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標準應至少滿足一種。
血壓波動大增加心血管風險
正常情況下,血壓受活動、情緒、時間、體位等因素影響而改變,在一天中可出現約20-30mmHg的波動,但收縮壓整體處于90-139mmHg,舒張壓在60-89mmHg。所以,血壓在正常范圍內的“變動”也屬于正常現象。然而,血壓超越正常范圍值的“忽高忽低”過度波動就會損傷血管內膜,長此以往影響心、腦、腎等臟器的供血,同時導致人體交感神經活性異常,血管內皮釋放有害的物質,從而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例1.患者男,55歲,50歲那一年起就發現高血壓,血壓最高160/100mmHg,血壓忽高忽低,在家安靜時140/90mmHg,有時120/70mmHg自以為正常。平時沒有任何不舒服,也不加以重視。近些年加班加點,抽煙、飲酒、熬夜,突發急性心肌梗死!
例2.患者男,65歲,發現糖尿病5年,平時血壓130~155/90~100mmHg,僅僅服用格列齊特緩釋片降糖藥,其他中西藥都不服用。自以為糖尿病,就服一種降糖藥物可以了。某日,血壓突然飆升200/120mmHg,在公園晨運時猝然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待送到醫院急診急查頭顱CT,診斷:急性腦出血!
血壓忽高忽低,怎么辦?
血壓波動較大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這幾件事:
①整體評估:是否多次檢查血壓(包含家庭自測、診室血壓)超越正常參考值,建議做動態血壓評估。是否排查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血脂異常、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肥胖、吸煙),靶器官損害及合并疾病,如頸動脈血管硬化(斑塊)、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慢性腎衰竭、一過性腦缺血或腦卒中等。是否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
②高血壓分類: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兩類。是否存在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亢進、柯興綜合征、腎病、腎動脈狹窄等。
③高血壓分級、風險分層:對于正常血壓高值130-139/80-89mmHg,低、中危人群,應強化血壓監測或進行24h動態血壓監測;可以試行生活方式干預,或者中醫藥調治。對于中危、高危、很高危人群,則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④生活方式干預:低鹽飲食;減少飲用濃茶、咖啡;避免劇烈運動;調攝情志;調整作息。
⑤用藥方案調整:根據血壓水平、用藥依從性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方案。
中醫調養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久病過勞及先天稟賦不足等相關。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用的調養方法:
①藥茶藥膳:肝陽上亢,癥見頭暈頭脹痛,眼紅,心煩,失眠,舌紅,苔黃膩者,可沖泡天麻夏枯草茶(天麻10克、夏枯草15克)或喝決明子蕎麥茶(決明子15克、蕎麥30克);痰濕內阻,癥見頭身困重、胸悶、納少、舌胖苔膩者,可飲陳皮普洱茶(陳皮5克、普洱茶6克);腎氣虧虛,癥見面色蒼白、疲乏、虛汗、腰膝酸軟者,可用黃精15克、杜仲10克、枸杞子10克,煲湯服用。
②外治法:包括艾灸(雙涌泉、雙足三里、雙三陰交)、耳穴壓豆(降壓溝、高血壓點、神門)及鄧老中藥足浴方等。
③辨證湯藥:根據中醫辨證開具湯藥服用。此外,亦可選用降壓中成藥如松齡血脈康膠囊、心脈通片;本院制劑補腎益心片、調平康等口服。
④養生功法:如太極拳、八段錦、靜養功(盤腿靜坐、默念意守丹田)、廣播體操及易筋經等。需要強調的是,在血壓波動劇烈時,應避免劇烈運動。
結語
血壓忽高忽低用不用吃降壓藥,需要辨證看待,在醫生指導下判斷是否要服藥。健康人群,一過性的緊張、激動,血壓≥140/90mmHg,而在平時多次安靜時測量血壓<130/80mmHg,這是生理性應激反應,就無需服藥。若是根據高血壓指南,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必須遵醫囑治療,不能自行停減藥物。在平時,應注意飲食清淡,作息規律,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管控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及吸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限酒或者最好戒酒。必須強調,高血壓患者,應當規律服藥,定期監測血壓水平、血脂、血糖、肝腎功能以及心、腦、腎、眼底靶器官受損情況。當血壓出現劇烈波動,或驟然升高時,應及時就診。無論選擇哪一種降壓方案,血壓必須達標、降壓應當平穩。中醫,或中西醫結合在這一領域頗具優勢。
轉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來源:經視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