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教育領域也將迎來教師的退休高峰。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搭建國家層面老有所為平臺,挖潛退休教師資源優勢,發揮其有益補充、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介紹,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前期已有試點探索。教育部于2018年啟動實施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2020年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累計招募20000余名中小學退休教師,近1000名部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雙一流”建設高校退休教師開展支教支研,既發揮了退休教師余熱,又提升了受援校、受援地教育發展水平。
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有力之舉,《計劃》總結 “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的試點經驗,對標新形勢新任務,從總體要求、目標任務、組織保障等方面強化頂層設計。
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包含五大行動。其中,銀齡教師支持普通高等教育行動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重點支持有發展潛力、有優勢特色學科的普通高等學校和民族地區新建或急需提升發展水平的普通高等學校。銀齡教師支持職業教育行動聚焦深化產教融合,重點支持具有地方產業重大需求、需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的職業院校。銀齡教師支持基礎教育行動聚焦基礎教育提質擴優,在現有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銀齡教師支持終身教育行動聚焦建強師資隊伍,支持各級老年教育機構、社區教育機構、開放教育機構提升發展水平。銀齡教師支持民辦教育行動聚焦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發展,重點支持急需高素質教師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院校。
經過三年左右時間,銀齡教師服務各級各類教育的工作體系基本健全,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銀齡教師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數字化賦能銀齡教師工作水平不斷增強,開放靈活的線上線下支教方式不斷完善,全國銀齡教師隊伍總量達12萬人左右,在推動建設教育強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中發揮明顯作用。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