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兩市綠盤收官。
三大股指均跌超0.5%,滬指守住了3100點,兩市成交額不到8300億元,市場熱度進一步走低。這兩天市場熱度下滑,一方面可能是部分獲利資金拋盤壓力較大,另一方面行業輪動卷土重來資金觀望情緒有所抬頭。
盤面上,依然受華為Mate60新機發售情緒提振,電子、半導體等科技股逆市領漲,電子ETF(515260)、科技ETF(515000)均實現4連漲。
【資料圖】
出乎意外的是,今日地產ETF(159707)大跌5.61%。昨天包括廣深“認房不認貸”、支持正常經營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等在內的系列政策出爐,萬科郁亮更是坦言市場現在跌過頭了……不過今天市場還是毫不留情,不知道這是不是在倒逼更多政策出爐,畢竟工具箱還遠未見底。資金面上,今日下跌區間地產ETF延續溢價交易,資金加倉熱情仍在。
這個月有幾組數據值得關注:
1)主流寬基指數悉數飄綠。滬指8月跌超5%,滬深300指數跌超6%。另外,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8月悉數告負。考慮到上半月多項經濟數據不達預期,以及重磅提振政策多在下旬逐步出爐,再加上8月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負面財報信息階段性消化充分,所以9月市場反彈仍值得期待。
2)外資創史上最高單月凈流出紀錄。北向資金8月以來凈流出近900億元,創港股通開通以來最高單月流出紀錄。看著也不是很多,不過外資的風向標意義比較大,這股資金持續流出也是8月掣肘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
短期來看,8月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匯率走弱是導致外資持續流出的主因。通過對比美元指數與上證指數走勢,會發現二者存在負相關性。目前美元指數有“做頂”跡象,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收尾階段,外部因素反轉可能隨時會來。
3)8月大盤估值一度低于2005、2008年。通過與歷次“市場底”估值比較,以萬得全A指數衡量的市場整體估值,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凈率(整體法)均已低于2005年“998”底部水平,市凈率更是低于2008年“1664點”歷史大底水平。
整體看,市場在系列政策支撐下,底部逐步清晰,不過長期市場信心建立仍需時日。歸根結底,市場上行底氣來自于經濟復蘇,隨著后續各項經濟數據改善跡象進一步明確,相信市場反彈或也不會缺席。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今日重點聊聊電子、食品、券商等3個板塊主題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麒麟芯片旋風引爆,電子ETF(515260)逆市連漲4日!機構:把握半導體周期底部】
8月收官日,電子板塊扛起護盤大旗,芯片產業鏈繼續活躍,截至收盤,中微公司上漲3.78%,滬硅產業上漲2.52%,中芯國際上漲2.46%。熱門ETF方面,電子ETF(515260)低開后震蕩走高,場內價格逆市收漲0.55%,連漲4日!
資金方面,電子行業獲主力凈流入43.48億元,居31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一!統計來看,主力近一周有4天凈流入電子板塊,金額合計超102億元,居行業排行榜第二!
消息面上,華Mate60系列手機在華為官方電商平臺低調上線,火爆全網。據報道,Mate60Pro手機搭載“Kirin(麒麟)9000S”芯片,麒麟芯片被認為是國產芯片的燈塔。
中信證券指出,搭載國產麒麟芯片的華為Mate60Pro有望拉動消費電子需求并推動半導體材料和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①半導體材料方面:在半導體產業鏈遭到外部限制的大背景下,華為Mate60Pro充分體現了國內芯片的國產替代趨勢,具備技術優勢、有供應案例的零部件與材料龍頭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②消費電子材料方面:華為Mate60Pro的發布有望拉動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吸引用戶升級換機,進而拉動整體消費電子產業的增長。
截至8月31日,A股半導體產品與半導體設備行業172家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報已披露,其中129家盈利,43家虧損。總體來看,半導體產品與半導體設備行業上半年合計營收5272.42億元,同比增13.16%;合計凈利潤520.33億元,同比降18.14%。
華金證券表示,當前半導體處于周期底部,由于整體消費終端需求低迷,供應鏈備貨較為謹慎,IC設計公司經歷了從去年Q3開始的去庫,當前庫存水位已經逐漸恢復常態,隨著新機的陸續發布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的提升。Mate60Pro發布或將引領國內高端機發展趨勢,有望加速帶動中國智能手機回暖,加速產業鏈上下游景氣度恢復。
把握下半年智能手機產業鏈的復蘇回暖,不妨特別關注電子ETF(515260)。資料顯示,電子ETF(515260)跟蹤中證電子50指數,持倉A股50只電子龍頭股,全面覆蓋芯片、消費電子、汽車電子、5G、云計算等熱門產業龍頭公司,一鍵布局A股電子核心資產。附前十大權重股一覽:
二、【吃喝板塊業績雙位數增長,食品ETF(515710)8月累跌6.49%,“錯殺”機會來了?】
吃喝板塊今日延續調整,貴州茅臺、五糧液、伊利股份等權重股悉數飄綠,板塊代表性食品ETF(515710)低開后持續在水面下方震蕩,收盤場內價格微跌0.41%。
8月份,食品ETF(515710)場內價格累跌6.49%,月線止步兩連陽。本月吃喝板塊調整,主要系北向資金持續減倉影響。Wind數據顯示,截至30日,北向資金近一個月賣出食品飲料行業181.88億元,減倉額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居首。
吃喝板塊投資價值會否受到影響?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食飲行業在北向資金本輪“減倉潮”中承受較大拋壓,短期波動難以避免,但從中報業績情況來看,行業復蘇狀態較好,景氣度仍高。伴隨行業估值回落,配置價值或在逐步抬升。
具體來看板塊業績情況。以食品ETF(515710)跟蹤的中證細分食品指數為例,目前其50家成份股公司業績全部揭曉,其中48家上半年實現盈利,34家凈利正增長,占比近七成!23家凈利同比增速在20%以上,最高增速達116%。前十權重股中8股實現凈利兩位數以上增長。
從整體口徑統計,50家整體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75.31億元,同比增長12.85%,營業收入4256.2億元,同比增長10.41%,整體業績呈現較高韌性。
吃喝板塊業績表現不俗,疊加年初以來震蕩下行的調整行情,估值水平持續回落。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細分食品指數PE-TTM29.01倍,處于近3年來2.63%分位點,估值水平處于三年來底部區間,中長期配置性價比突出。
浙商證券最新研報表示,繼續看好順周期反彈下的白酒板塊機會,重點關注短期&中期業績確定性強的標的。我們認為2023年大眾品漸進式回暖,根據疫后復蘇存在的新的消費特點,推薦關注零食板塊、低溫奶、高檔啤酒、乳制品、飲料等板塊。
就吃喝板塊投資布局而言,建議重點關注食品ETF(515710)。公開數據顯示,食品ETF(515710)跟蹤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指數,超6成倉位布局白酒,近4成倉位布局飲料乳品、調味、啤酒等板塊,其中“茅五瀘汾洋”權重超50%(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兼顧伊利股份、海天味業、青島啤酒等細分板塊龍頭。
三、【券商ETF(512000)繼續回調,資金逆行不止,機構:政策步入跨部委合作新階段,券商有望持續受益】
今日券商板塊延續弱勢震蕩,券商ETF(512000)低開低走,場內價格收跌2.01%,日線3連跌,全天成交額10.24億元。
存量博弈下,當前市場對券商的多空分歧加劇,板塊短線走弱。與此同時,資金逆行態勢啟動,昨日券商ETF(512000)再獲凈買入近2億元,最近5日資金凈流入4日,累計增倉5.86億元。
券商板塊本輪行情更接近政策驅動下的主題行情,當前已進入相關利好政策的出臺期,“政策底”不斷筑牢,券商有望持續受益;同時伴隨著中報業績披露完畢,上市券商基本面預期改善也值得關注。
1、上市券商中期業績悉數披露,利潤修復趨勢延續。截至目前,券商ETF(512000)標的指數囊括的50家上市券商已悉數披露中報業績,整體來看,上半年共有10家券商總營收超過百億,歸母凈利潤超過30億的共有12家,數量均與去年同期持平。
盈利方面,上半年共有39家上市券商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達78%,其中10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100%,增幅最高的天風證券盈利同比激增968%。行業整體延續年初以來利潤修復趨勢。
注:以上個股均為券商ETF(512000)標的指數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成份股,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
展望下半年,安信證券表示,在去年同期低基數背景下,疊加后續各項政策逐步落地,帶動市場信心、投資信心修復,券商各業務條線均有望迎來邊際改善,預計下半年券商業績有望出現絕對值與相對值的明顯增長。
2、政策步入跨部委合作新階段,券商仍受益于強“政策底”加持。本次印花稅“減半征收”在速度和力度上均超市場預期,更重要的是,來自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降稅政策體現了更強的頂層信號意義,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進入跨部委合作新階段,后續政策深度和力度值得期待。
開源證券預計,融資端(鼓勵回購和分紅,規范減持和融資)和投資端(跨部委合力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落地更多舉措;券商估值和機構持倉仍在歷史較低水位,當下繼續看好券商板塊。
東方證券表示,當前“政策底”已經日益顯現。與此前不同的是,當前的政策更加全面與深入,涉及資本市場、房地產、財政等宏觀多層面,政策的急迫性與監管層的決心有目共睹,“市場保衛戰”已然打響,在強“政策底”的支撐下券商板塊仍是當前市場的高性價比選擇,下行空間有限而向上彈性突出。
看好券商板塊后市行情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券商ETF(512000)。公開資料顯示,券商ETF(512000)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一鍵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倉位集中于十大龍頭券商,“大資管”+“大投行”龍頭齊聚;另外4成倉位兼顧中小券商的業績高彈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階段性高爆發特點,是集中布局頭部券商、同時兼顧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資工具。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
風險提示:電子ETF被動跟蹤中證電子50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8.12.31,發布于2009.07.22;食品ETF被動跟蹤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2.4.11;券商ETF被動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7.6.29,發布于2013.7.15。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電子ETF、食品ETF、券商ETF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并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