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7日,知乎發布公告稱,用戶將不能匿名創建問題或匿名發布內容。此前,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源曾在社交媒體表示,匿名功能是社區早期的產品機制,“知乎會做出改變”。
知乎表示,作為社區早期的產品機制,匿名功能的上線初衷是建立在用戶開放討論、友善互動的基礎之上的,但隨著互聯網溝通環境日益復雜,為保障社區內的良性討論,知乎已在最新版本App中完成了匿名功能下線的開發,并于近期提交各大應用商店審核,預計7月14日上線各大應用商店,匿名功能將在新舊版本App端及PC端正式下線。
匿名功能下線的同時,對于歷史匿名內容,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將其轉為實名。公告表示,無論是否匿名,都受到社區規范的監督和管理。如內容中存在違法違規信息,平臺將按具體內容違規類別予以相應處置。
公告還希望創作者們能持續秉持“認真、專業、友善”的創作態度,以真實身份進行創作。今年4月份,知乎推出了專業身份認證。用戶完成認證后,可以更好地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讓內容更專業,讓表達更真實。
知乎曾多次因用戶匿名發帖引爭議,今年1月份,“1888萬天價彩禮”事件引發了站內外廣泛關注,引起討論的網帖出自知乎。一匿名用戶自稱是上海“土著”中產,在美國留學時與一名來自江西萍鄉的女留學生相識相戀,最終因結婚彩禮未談攏分手。該匿名用戶稱,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萬天價彩禮、數千萬房產過戶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個親戚每人給十萬元紅包等要求,他對此無法接受。該帖子迅速引發關于“天價彩禮”的議論,也有網友對該帖子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1月13日,知乎平臺官方賬號知乎小管家發公告稱,第一時間進行了核查,相關內容出自某匿名用戶于2022年10月16日發布的回答。該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發布者修改為致歉聲明,承認了杜撰事實。隨后,知乎平臺對該用戶帳號永久封禁。
7月7日,國家網信辦就《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其中擬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網絡社區版塊、網絡群組的管理,不得在詞條、話題、超話、群組、貼吧等環節集納網絡暴力信息,禁止創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話等名義發布導向不良等內容的話題版塊和群組賬號。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