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實習生 吳雙楠
老舊小區改造是造福人民群眾、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2023年,李滄區繼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進11個片區、71個老樓座的改造工程。7月3日,記者探訪了解到,自3月份開工以來,11個老舊小區片區改造工程已提前完工了3個,其他的改造工程將按照時間節點順利完成。
老舊小區改造,“改”的是老百姓的急難愁盼,“造”的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今年,李滄區緊緊圍繞居民反映最強烈、最迫切的問題,以老舊小區改造為中心,將區域內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服務設施建設等連片統一規劃,打造老舊街區。
為了讓老舊樓院改造發揮出最大能效,前期,李滄區組織了一批又一批精干力量,摸清底數、作細評估,持續收集群眾訴求,讓居民們深度參與到項目的設計過程中。采納了眾多居民的建議后,最終確定了包括重新鋪裝道路、完善公共照明、改造規整管線、提升綠化環境、完善停車設施、增設健身設施、完善快遞服務、設立宣傳欄等項目在內的設計方案。
自今年3月份開始至今,李滄區老舊小區改造已啟動三個多月,在此期間,李滄區舊城改造指揮部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團結一致,多方協作,在狠抓工程質量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這其中,振華路片區、升平路3號片區和升平路61號片區提前3個月基本完工。
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振華路片區、升平路3號片區和升平路61號片區位于李滄區滄口街道,建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區年代久遠,設施陳舊,存在路面鋪裝缺失、坑槽現象嚴重、污水管道堵塞、夜間照明不夠等問題。為及時回應民生關切,李滄區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不斷優化改造方案,在3個月緊鑼密鼓的施工中,透水磚鋪裝、樓道粉刷、雨污水管道、五網合一箱等都已完成。
7月3日,記者來到升平路61號片區時,一條新修的柏油路自小區南門向北縱深貫穿小區,柏油路兩側、居民樓下區域,都新鋪了透水地磚,就連樓道內的樓梯和墻壁也重新進行了粉刷……這個建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了新顏。“升平路61號片區共有8棟居民樓、400多戶居民,通過啟動改造提升工作,我們優化了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品質,提升了小區有限空間的利用率,比原先增加了37個停車位。”項目負責人谷經理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李滄區共改造整治11個老舊小區片區,共涉及71棟居民樓,完成改造后將惠及4377戶居民。下一步,李滄區將繼續做實做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切實提高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未來也將有更多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更多老百姓將開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