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百度、美團、快手都發2023年中報了。
(資料圖)
百度營收增加15%,盈利增加43.25%;
美團營收增加30%,盈利增加215%;
快手營收增加24%,盈利增加106%。
港股互聯網企業亮眼的財報,帶動港股這幾天的大漲,隨著更多港股互聯網企業財報的披露,港股差不多可以企穩了。
今天博格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指數:
博格在B站看了一個視頻:
“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為什么總是向南侵略,而不是向西侵略?”
UP主給出的解釋:
“在農耕文明里面,種糧比反應農耕科技進步程度。所謂的“種糧比”指的是莊稼收獲量與播種量的比值。古代歐洲的種糧比僅為2倍,意味著撒出去1公斤的種子,僅能收獲2公斤的糧食,同時期中國的種糧比高達20。也正因為農耕科技的遙遙領先,歷史上我們才如此強大。”
看過這個視頻之后,博格深深覺得“科技始終都是人類發展的主賽道!”
最近市場持續調整,有朋友問博格:“如果還有錢還可以配置什么?”
今天跟大家說兩個標的:
受益于港股科技股的上漲,昨天港股科技ETF大漲4.19%。
港股科技ETF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該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為騰訊控股、美團、快手、小米集團(互聯網龍頭)、比亞迪股份、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新能車龍頭)、藥明生物、百濟神州(創新藥)、中芯國際(芯片制造龍頭)。
港股通科技指數從2021年初高位已經回調61.6%,這個也算“風險已經充分釋放”吧。港股科技ETF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同樣是T+0交易,但不會像QDII產品那樣受到外匯額度限制。
(2)半導體設備ETF(159516)$半導體設備ETF(SZ159516)$
市場上半導體、芯片類的產品已經很多了,這類產品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半導體生產相關的企業,例如中芯國際、韋爾股份、兆易創新等等
其實,我們半導體產業“卡脖子”問題出在,例如光刻機,半導體設備方面。我們半導體生產設備與生產原料大量依靠進口,未來這部分國產替代需求巨大的,如果大家想布局半導體材料設備領域的話,半導體設備ETF是唯一選擇了。
按博格的邏輯,市場溫度30度之下咬牙加倉的,但是最近資金不夠了,那怎么辦呢?
如果未來繼續下跌的話,博格還是要加倉的。
但是,如果跌破3000點就動用儲備資金,現在看來有點著急了,如果跌的更多了,收益風險比足夠了,博格覺得可以挪動一小部分儲備資金用來抄底的。
當然,依舊會拿每個月收入的一部分來加一點點吧。
凡事都要長期規劃了。
參考《3000點這個底,我覺得自己抄不起了!》
統計不易,大家點贊支持!
Copyright @ 2008-2017 www.tzp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頻道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992 58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