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黎平,驕陽似火。走進黎平縣洪州鎮陽朝村大壩,連綿的羅漢果基地郁郁蔥蔥,一幢幢磚房矗立在山林與稻田之間,步行至村口,一座醒目的石碑聳立在跟前,金光閃閃的碑文講述著陽朝村人20年不等不靠、奮斗拼搏、苦干實干的奇跡。
如今,人們已很難再把這個山間的現代村和曾經“房屋臟亂差、產業散小弱”的后進村聯系在一起。陽朝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太文密不可分。
2021年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村民郭太文回村競選,并高票當選陽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此時,郭太文身上已有一連串響當當的“名頭”:產業發展大戶,黎平金陵民族古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貴州鑫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黎平源香閣餐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貴州裕豐惠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外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不少發展經驗,對回村帶領村民發展,我很有信心。”郭太文說。
關鍵時刻顯擔當
洪州鎮是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的第一鎮,陽朝村是紅軍進入貴州的第一村,與湖南通道縣播陽鎮接壤。長期以來,因民風不同、人流量大,山林、水土等生產生活糾紛一直困擾著兩地黨委政府。
2003年,村“兩委”想到了當過兵、群眾信任、樂于奉獻的郭太文,并于當年5月推選他擔任了村會計。
當時,陽朝、仁里、草坪3個村的群眾出門趕集、辦事、種田以及學生上學都要經過草坪大河,幾十米寬的河床只有一座木橋,每逢汛期總是被沖斷,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也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影響。鎮、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修橋一事刻不容緩。可是修橋的前期工程款就需要50萬元。為此,鎮里召開了動員會,組建修橋籌資小組,郭太文擔任組長。因籌資任務重,群眾工作難,籌資小組其他人幾次都想放棄,最終還是在郭太文的堅持下湊足了工程款。
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回應,在省、州、縣交通部門部門的支持下,陽朝村通往洪州鎮的大橋終于在2011年建成通車。
一橋通,百業興。隨著路、電、訊等逐步實現全覆蓋,基礎設施的改善為陽朝村的蝶變奠定了基礎。
傳承技藝做抉擇
郭太文的父輩是洪州片區著名的木匠,當地的鼓樓、花橋大部分出自他們之手。郭太文這一輩幾兄弟在父輩的口傳心授之下,也都成了“掌墨師”級別的木匠。
2009年3月,為響應國家保護和傳承民間絕學的號召,解決返鄉民工、農民就業問題,時任陽朝村黨支部書記的郭太文在“洪州古建工程隊”的基礎上,與兄弟幾人自募資金組建黎平金陵民族古建有限責任公司,專業承接鼓樓、花橋及仿古建筑工程的設計、建造和修繕。
因工藝精湛,公司聲名鵲起,員工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來。而郭太文則是村里、公司和外地連軸轉,忙得“腳打后腦勺”,郭太文漸漸感到公司法人與村黨支部書記職務難以兼顧。
“公司員工等著工資生活”“村里不能沒有主心骨”……擺在面前的難題反復敲打著郭太文。最終,郭太文在2013年村“兩委”換屆時辭去了村黨支部書記職務,專心經營公司。學習電腦,把建筑構件編入電腦程序,通過“3D創維”空間技術設計圖紙、提高效率和精準度。郭太文帶領著公司團隊一路“攻城拔寨”。如今,北京、上海、廣東等30多個城市的鼓樓、花橋、戲臺等木質結構施工,總會邀請郭太文的公司參與。
再擔重任富鄉鄰
2021年,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上級要求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陽朝村再次面臨選人難、無人選的尷尬處境。這時,鎮里又想到了能人郭太文,當時郭太文已經參與管理多家公司,他如果回村,將能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洪州鎮黨委多次上門動員。
郭太文很猶豫——朋友覺得他放著老板不當,去找麻煩事;愛人問他當了11年村干部還沒當夠?郭太文干脆跑到田埂上找老支書,在了解到村里產業散小弱,村集體收入為零后,他毅然選擇了回村任職。
面對一堆棘手的問題,郭太文開始著手各個擊破。
黨建引領作用發揮不好怎么辦?郭太文從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做起,狠抓“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建立黨員聯系教育制度……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村“兩委”心齊了,干勁也足了。
環境臟亂差怎么辦?郭太文邀請老黨員、老村干、新鄉賢組建鄉村領導小組,動員群眾拆除亂搭亂建,通過“政府投一點、幫扶單位幫一點、群眾集資湊一點”,籌集到資金超百萬元,修建了103個花壇、硬化了防火線、建起了籃球場、修建了文化墻和休閑廣場。
產業發展思路不清怎么辦?郭太文爭取到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300萬元、用自己公司的車輛抵押貸款160萬元,加上籌集各類資金共計580萬元,通過“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組織方式,帶領社員種植茯苓50萬窖。2022年,陽朝村僅茯苓產業就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還帶動周圍5個村共150戶農戶享受到發展紅利。
郭太文回村僅一年,陽朝村就從“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縣級試點升級成為州級示范試點村。
從“窮人住村”到“能人帶村”。時至今日,陽朝村這個掩藏在深山密林中的明珠已拂去塵土,在返鄉能人郭太文的帶領下,凝聚起陽朝人不等不靠的干勁和斗志一路前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馬紅梅
編輯 李堅
二審 孫蕙
三審 楊惠
Copyright @ 2008-2017 www.tzp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頻道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992 58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