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惠如 編輯|張曉玲
蘋果XR設備的發布,讓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行業來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去年,在元宇宙風潮下,AR賽道熱鬧非凡。今年,在AI熱潮下,AR行業回歸冷靜。
【資料圖】
但在6月初,蘋果XR設備的發布,為這個略顯落寞的行業打了一針雞血。盡管被分析師吐槽售價高昂、續航時間短、重量偏重、分體式電源設計影響體驗,但對于行業來說,Apple Vision Pro可能是貫穿2023年的主題產品。
“它稱得上標志性的產品,是AR消費級產品的起點。”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聯合創始人向文杰說,所有AR廠商都期待蘋果公司加入“游戲”,作為行業最具有影響力的玩家,蘋果的加入可以助推市場快速成長。
而作為國內AR“四小龍”(Nreal、雷鳥創新、Rokid、影目)之一,Rokid也可能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杭州靈伴科技在產品方向上區別于友商,從工業級產品和消費級產品雙向發力。截至目前,其旗下研發的AR眼鏡包括B端X-Craft、Glass 2,C端AIR、MAX等。
國家電網AR運維巡檢 圖源:受訪者提供
這種B端和C端“雙管齊下”的戰線,風險可控,反而成為杭州靈伴科技穿越行業周期的重要因素。
Rokid因此也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其累計融資多輪,投資方陣容中不乏IDG資本、元璟資本、淡馬錫等多家頂級機構。今年4月,Rokid完成新一輪1億元融資。
以下為全天候科技與杭州靈伴科技聯合創始人向文杰對話內容,經全天候科技整理:
“Apple Vision Pro是AR消費級產品的起點”
全天候科技:有沒有看蘋果發布會,怎么評價Apple Vision Pro?
向文杰:最近行業內外的人一直在討論這個,蘋果的產品跳票太久了,大家都很期待,但因為發布前網上已經有很多信息了,發布會沒有太大驚喜。
Apple Vision Pro發布之前,大家對XR行業的關注點更多聚焦在VR方向,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意識到AR才是未來真正的個人計算終端。我們對Apple Vision Pro的理解有兩方面,第一,行業正在從VR到AR過渡;第二,雖然不會成為iPhone第一代那樣里程碑式的產品,但它稱得上標志性的產品,是AR消費級產品的起點。
全天候科技:蘋果公司的加入,對于XR行業乃至整個消費電子行業,意味著什么?
向文杰:《創新者》一書提出早期使用者與技術使用者之間的差距,跨越二者之間的“鴻溝”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挑戰。AR行業目前的用戶都是Alpha客戶(早期使用者),只有跨越了“鴻溝”,普通用戶才能實現高速增長。
在當前階段,所有AR廠商都期待蘋果公司加入“游戲”,作為行業里最具有影響力的玩家,蘋果的加入可以助推市場快速成長,帶領大家快速跨越“鴻溝”,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知道并理解AR產品。
全天候科技:看到第三方的統計數據,過去幾年AR眼鏡出貨量不高。
向文杰: 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前AR消費端市場量級幾乎為零,但2021年整個市場一下子起來了,2022年達到30萬。不過和消費電子類其它行業相比,目前AR的市場量級太小了。我們預計今年的出貨量至少會翻一番,而且C端市場增速會比B端更快。
全天候科技:有機構預測,2025年消費級AR眼鏡的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臺,你怎么看?
向文杰:夸大了,我們覺得是接近千萬。現在市場可能還需要兩至三年才能跨越鴻溝。這里面有一個點,Apple Vision Pro并不是一個很大量的產品,雖說預計目標是100萬臺,但現在這個目標量已經在往下減了。Apple Vision Pro面向的是早期Alpha客戶或開發者,屬于生產力工具的產品。蘋果想在消費端起量,產品一定是“Apple Vision ”,價格在1萬元,有點像現在高端的iPhone。
全天候科技:蘋果的產品超過百萬量級,消費級AR眼鏡的出貨量就能到千萬臺了?
向文杰:應該說,缺少蘋果,消費端AR眼鏡到千萬臺有難度。
Rokid Max 圖源:受訪者提供
“消費級市場還未到分化期”
全天候科技:一些AR廠商聚焦C端,一些強調B端,你們是兵分兩路,這種商業模式是出于什么考慮?
向文杰: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不是一家單純的AR公司,我們的定位是一家做人機交互的公司。希望通過新的交互方式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娛樂,以及工業現狀,所以在做技術構建和產品框架時,原則是“好的交互服務”,而不是單純把自身局限在C端或者B端。
我們在技術上有足夠的積累和儲備,兩個方向同時進行并不費力。今年1月,我們把兩個團隊在內部分開,分別成立了兩家獨立的公司,分別面向To C市場和To B市場。
全天候科技:3月你們發了Rokid Max,有評論稱這款產品沒有太大的創新,你怎么看?
向文杰:在不少人的觀念里,AR就應該像科幻電影里的那樣酷炫,事實上這是不切實際的想象,也是技術的迷失。一線用戶是實用派,他們需要的是更務實、簡單好用,并且能帶來真實價值的產品,而不是酷炫的東西。只有行業人員、從業者才會大講創新、技術。
我們希望把技術藏到產品后面,圍繞用戶做產品的定義、創新。回到Rokid Max這個新品,它的迭代和創新主要圍繞這幾個點展開:更輕;顯示效果更好;視場角更大;操作更加方便簡單;生態更豐富。這些都是圍繞用戶進行的。
全天候科技:消費級的產品,你們的用戶定位是什么?
向文杰:目前的AR市場跟早期的手機市場類似,還沒有到分化期。原因很簡單,早期市場面向的人群是相似的。廠商能做的就是打造單款爆款產品。只有在更多人群進來后,市場上才會出現適配不同人群的產品,比如針對學生、女性、商務等群體,那時才會有相應細分市場出現。在三五年之內,大家還是會先把單款產品做好。如果要區分,可能會從基礎款、高配款的方式來做。
吃下微軟讓出的市場
全天候科技:杭州靈伴科技整體的銷售體系是什么樣的?
向文杰:有三個方向:消費端,面向個人消費者;數字文化事業端,面向博物館、景區、教育等領域;工業端,面向能源、電力、高端制造等行業。
從銷售渠道出發,線上是各個廠商的必爭之地,所以我們會確保在線上領先。當然,線下渠道也越來越重要,未來我們會兩條腿走路。
全天候科技:今年年初,微軟宣布其剛成立四個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完全解散,谷歌也宣布企業版智能眼鏡(Glass Enterprise 2)正式停售,對你們和行業有什么影響?
向文杰:其實谷歌和微軟兩家公司都不太適合做硬件,他們真正擅長的是軟件。
工業AR眼鏡方向,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兩家,一家是瑞歐威爾,一家是微軟。現在微軟退了,它以前的客戶需要選擇新的合作伙伴,而全球范圍內能提供好的B端產品的公司不多,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它讓出的雙目市場,我們準備慢慢吃下來。
Copyright @ 2008-2017 www.tzp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頻道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992 58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