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依安縣在全省率先整縣構建縣鄉村三級供銷組織架構,以“供銷合作社+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四級網格管理模式,深入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打造了整縣推進供銷合作基層組織建設的“依安樣板”,形成一批創新典型經驗做法,為各地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土地細碎化、組織化程度低,科技賦能不充分、農業低效化,農民增收乏力、村集體增收渠道單一等問題一直是村級供銷社發展存在的瓶頸,如何破解?
依安縣創新實踐,突出“黨組織引領、供銷社搭臺、合作社唱戲、老百姓受益”,結合總社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社建設的指導意見》,持續深化中央提出的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確定了“供銷合作社+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即村級成立為農服務站,鄉級成立鄉級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縣級成立縣級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搭建起縣鄉村三級組織架構,有效優化農業生產關系、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綜合生產力,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供銷合作社,發揮服務“三農”優勢,為農民合作社和農戶提供農資供應、冷鏈倉儲、電商物流、商貿流通、糧食銷售等社會化服務;村集體,牽頭領辦農民合作社,抓好人、地、機制等關鍵要素,做好宣傳引導;合作社,通過“五統一”運營模式,推動適度規模經營,鞏固三權分置、放活經營權,承包權不動、經營權連片,提高土地產出率,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實現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農民得福利。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的前提,強化思想、政治、組織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同時,通過新型經營體系建設,把供銷社、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等主體組織起來,形成經濟利益關系,促進社會治理,走好鄉村振興共富路,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由縣供銷社和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共同組建鄉級為農服務有限公司,縣級占股51%以上,吸納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社員,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享受按股分紅,農民合作社為合作會員,享受優惠農資、代耕、金融等服務,由縣社和鄉社共同組建縣級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采取市場化運行方式提供服務。并以新型經營體系建設為抓手,依托農民合作社,推動土地、技術、機械等生產要素整合集聚,依托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優勢,突出科技助農、綠色興農、質量固農、品牌強農,堅持穩產量、提質量、增效益。
構建完成供銷組織架構,項目支撐則必不可少。在依安縣省級經濟開發區內,總庫容12.94萬立方米的新建冷庫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截至目前,主體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外墻板施工,一層已經投入使用,已儲存鮮食玉米234萬穗,二層、三層正在進行電機等設備調試,預計9月上旬全部投入使用,投產后可儲存鮮食玉米1億穗。
目前,依安全縣共建成了集保鮮、冷藏等功能為一體的冷庫4座,庫容48.9萬立方米。今年,市供銷合作社積極幫助依安縣協調省供銷合作社、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爭取專項項目資金,新建設了5號冷庫,全部建成后,總庫容將達到61.8萬立方米。5號冷庫項目建設單位為依安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總投資1.48億元,共分為三層,總庫容12.94萬立方米,主要包括常溫庫4間、冷藏庫8間及其他功能間,其中一層建設4間15℃常溫庫,主要存儲包材;二層、三層分別建設4間-20℃凍結物冷藏間,主要儲存速凍蔬菜、速凍甜玉米粒、速凍玉米棒、速凍肉等。
近年來,依安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圍繞“支持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 “整縣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精神,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以提升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水平為方向,通過冷鏈物流樞紐冷庫建設,進一步促進鮮食玉米、預制菜、高端肉等特色產業發展,真正實現了高質量農產品優質優價,為全縣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進一步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加快了鄉村全面振興步伐。
Copyright @ 2008-2015 www.tzk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快訊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528 683 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