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實施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我國算力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日前召開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表示,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要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一體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應用,做強做優做大算力產業,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通俗而言,算力泛指計算能力,是計算速度、計算方法、數據存儲能力、數據傳輸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集合。算力大小往往代表數據處理能力的強弱。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每秒1.97萬億億次浮點運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服務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130條干線光纜,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正向縱深推進,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資料圖片)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8萬億元,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4元的GDP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算力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加工、處理,成為新時代的生產力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加快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實現對經濟發展效能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算力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提升,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33個2022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名單,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水平建設樹立了標桿。
金壯龍說,接下來,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深入實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打造數據中心集群,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增強算力網絡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同時,加快關鍵技術攻關,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圍繞計算、網絡、存儲等關鍵環節加大研發投入,盡快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和方案,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在激發融合應用潛力方面,面向工業、金融、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培育推廣一批規模大、帶動性強、示范效應突出的應用場景。積極推動企業上云,鼓勵各方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精細化、個性化的算力產品和服務。
另外,積極營造開放合作生態。推動產學研用深度結合,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效銜接、融通發展,加快構建軟硬件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加強國際交流,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項目,共享算力創新發展的成果。
綠色低碳也是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張云明說,要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強化產業協同和區域協同,凝聚廣泛共識、構筑良好生態,切實推動我國算力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Copyright @ 2008-2015 www.tzk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快訊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528 683 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