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農歷七月的到來,錢塘江進入了一年中最佳的觀潮期。錢塘江大潮,又被稱為“錢江秋濤”,自唐宋時期便已盛行,每年農歷八月的潮水最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然而,潮水猶如猛獸,觀潮需謹慎。過去,總有游客為了拍攝潮來之時的景象,擅自接近江邊,結果發(fā)現(xiàn)危險時已經(jīng)來不及。因此,官方多次強調,游客一定不要擅自靠近,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錢塘江位于我國浙江省,最終注入東海,其入海口的海潮即為錢塘潮。潮水洶涌澎湃,呼嘯而來,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潮峰可高達3—5米。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了天下奇觀“錢塘江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除農歷八月十八前后三天的觀潮節(jié)外,農歷每月初與月中都有大潮可觀,可以進行“追潮游”。農歷的每個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潮,因此一年中有120天可以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