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李溯 濰坊報道
(資料圖)
昌邑市文山中學坐落于昌邑市新行政區,東臨濰水,北依文山,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教育質量優良的省級規范化學校。近年來,學校發揚“和衷共濟·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秉持“勤”字核心理念,踐行“博學于文·厚德如山”的校訓,以立德樹人為總目標,以教育質量為生命線,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育人優勢,因時養器,為國育才,不斷開創教育教學提質增效新局面。
一、依托奧賽、強基課程,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
雖然是一所縣級中學,但文山中學早于2004年就克服師資、生源、設施種種困難,積極啟動奧賽校本課程開發工程。學校精心挑選業務水平高、責任意識強、師德品行好的老師擔任學科專職奧賽教練,然后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訓力度,幫助師生快速成長。短短幾年時間,學校的物理奧賽社團、數學奧賽社團、信息奧賽社團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相繼有22名學生奪得學科競賽省賽區一等獎,物理學科先后有3名學生進入省隊,奪得2枚銀牌,1枚銅牌;學校連續10年被評為“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學校”,3次獲評“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先進單位”,1次獲得“全國中學生信息競賽金牌學校”。奧賽培優不僅成為文山中學鮮明的辦學特色,更為文山學子拓寬了成才路徑。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十多名文中學子憑借學科奧賽的優異成績以保送、加分、綜評、強基等多種方式圓夢清華、北大。
二、構建“師生命運共同體”,打造全員育人新模式
一直以來,昌邑市文山中學都將“讓每一名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作為辦學目標,為此,學校從2019年開始探索以“師生雙向選擇、學校統籌調配”的方式,在師生之間組建“命運共同體”,讓學生與老師結成“相伴生長”的“一對一”發展聯盟。學校每一名教職工都身兼學生的學業管理員、生活指導員、成長向導員三項職責,從而打造出集“教、陪、導”三位于一體的全員育人新模式。新育人模式不僅有效破解了過去班主任一對全班、顧此失彼的困境,更營造出“教師人人是導師,學生人人有關愛”的和諧育人環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實行“雙向互動共選”模式。首先學生基于各自在精神引領、學習成長、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自主提報自己最認可、最喜歡的“共同體”導師;然后,全體教職員工根據自身專業特長及所掌握的班情、學情,參考學生選擇指向,選擇“共同體”學生;最后,學校根據師生的雙向選擇情況,以尊重為前提,兼顧師生人數匹配,進行統籌協調安排,最終確定“師生命運共同體”發展聯盟。師生命運共同體的建立,改變了傳統師生的身份屬性,教師由原來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身兼學生慈母嚴父、良師益友的綜合身份,正是在這種良性互動的關系之下,學生能夠學有所導,心有所靠,從而極大減輕了各種心理負擔與成長壓力,真正實現陽光成長,樂觀向學!
三、活動課程賦能,實現素養提升
“寓教于樂、活動育人”,一直以來都是昌邑市文山中學的辦學特色。學校根據自身實際,結合培養目標,本著“每周有項目,每月有主題”的宗旨,精心規劃、科學設置全年活動課程,形成了全面涵蓋德智體美勞五育發展的活動課程體系。三月學雷鋒志愿服務、四月環保考察行、五月放歌、六月畢業典禮、七月社會考察、八月走進企業、九月成人禮、十月沙場秋點兵、十一月柿子節、十二月勞動日……每一場活動學校都精心設計安排,既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需求與活動期待,又全面落實愛國教育與素養提升要求,努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思考中成長,引領同學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努力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從而真正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活動育人,潤德于心。貫穿學生高中三年的多彩活動課程,既讓學生舒緩了身心,錘煉了意志,又讓每一名文中師生在活動中增強團隊歸屬感、集體榮譽感、個人責任感,同時它還幫助每一名文中學子在活動實踐中提高了學習能力,改變了思維模式,提高了觀察與表達水平,轉變了溝通與協調方式,培養了抗壓耐挫品格,從而實現了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四、建設高效課堂,助推教學相長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文山中學在濰坊市教科院的指導、幫助下,全面啟動“543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積極推動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此提高課程效率,提高育人質量。“543高效課堂”首先是“五讓”——課本讓學生研,規律讓學生找,問題讓學生思,實驗讓學生做,話題讓學生議;其次是“四轉”——從老師的知識講解轉為學生的問題解決,從學生聽老師講方法轉為在問題解決中掌握方法,從聽老師講為主轉為學生自主表達為主,從學生記背規律轉為在問題解決中探索總結規律;最后是“三要素”——真實可信的學習情境、凸顯能力的問題解決、積極深入的交流展示。“五讓”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四轉”重新界定了新高考形式下的師生關系,“三要素”推動課堂全面適應新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要求。“543高效課堂”的落地生根,讓文山中學的教學方式有了根本性轉變,“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教有所獲,學有所得,教學相長,師生和諧”的嶄新育人生態日益成型,學校的育人質量也隨之大幅提升。得益于高效課堂的精準培養,以山東省理科狀元李繼偉、山東省文科狀元韓梅君、清華大學首屆飛行員班體育班長周先通為代表的50多名優秀學子相繼考入清華、北大、哈佛、劍橋等世界一流名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海軍艦艇學院、西北農林大學等一大批頂級學府紛紛來校簽約優秀生源基地。
高端奧賽課程、和諧師生關系、五育并舉育人、高效課堂建設,文山中學的四大特色育人優勢,正在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愈發澎湃的動力支撐。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平安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全國特色建設先進學校、國家級德育工作先進實驗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斯文在茲,弦歌不輟;高山景行,杞梓之林。如今的昌邑市文山中學,正承載著新的希望,駕馭著新時代的歷史機遇,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以德立校·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育目標,凝心聚力,開拓創新,不斷向“創辦齊魯名校”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