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盤前交易重點:
蘋果公司(Apple Inc)(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代碼:AAPL)
在Tipranks的31名分析師中,有24名給予蘋果股“買進”評級,七名給予“持守”評級。不過,他們給出的一年期限平均目標價是192.93美元。
美國華爾街股市主要股指期貨星期一(7月3日)起落不定,走勢不明確。今晚也就是在獨立日假期的前一天,股市將提前三個小時結束交易,也就是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點結束交易。 在7時截稿時,標準與普爾500指數期貨微起1.30點或0.03%,報4451.70點;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也起27.80點或0.18%,報15207.00點;道瓊斯指數期貨則退低34.60點,報34373.00點。 華爾街股市的三大股指在上星期五(6月30日)穩步上漲,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創下40年來最大的上半年漲幅。因為美國通脹有降溫跡象,蘋果公司也首次以3萬億美元的市值收盤,讓整個股市的交易氣氛非常樂觀。 標準與普爾500指數上星期五上升53.94點,閉市報4450.38點。重量級的道瓊斯指數則起了285.18點,閉市報34407.6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也升高1.60%或239.26點,以15179.21點收市。 美國股市上星期五的交易一般,交易所的總成交量是103億6000萬股,比過去20天的112億9000萬股平均成交量少。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新需求強勁,以及蘋果近十年首次發布Apple Vision Pro新產品的推動下,公司的股價在今年穩步上漲。開年至今,蘋果股價已上漲了55%,輕易的超越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約32%的漲幅。
中國財政部表示,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將從星期四(6日)開始對華進行四天的訪問,討論兩國重要的金融和經濟事務。今晚盤前許多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如拼多多、京東和百度等都上漲,截稿時,它們的升幅普遍都在3%左右。 中資電動車股票價格也在今晚盤前普遍上升。截稿時,蔚來(NIO)起了5.68%,理想汽車(Li Auto)也上漲6.67%,小鵬汽車(XPeng)股價更是飆高9.24%。這三家電動車都剛剛發布了6月份的交貨數字,它們分別交付了1萬零707輛、3萬2575輛和8620輛電動車。 特斯拉(Tesla)股價在今晚盤前也上漲6.49%,截稿時報278.77美元。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貨量創紀錄,達到46萬6140輛,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的普遍預測。截至上星期五收盤為止,特斯拉股今年迄今已上漲142.16%,是該股有史以來第三好的半年開局。 星期一下文我們來談談科技巨頭蘋果公司(Apple)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今晚盤前該股微退0.52美元,截稿時報193.45美元。 盤前活躍股按序:特斯拉、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蘋果、Palantir Technologies和Carnival Corp。截稿時,除了蘋果股價微跌之外,其他四只活躍股的股價全部上升。 蘋果在近十年來首次發布新產品Apple Vision Pro。(法新社)科技巨頭蘋果公司上星期五(6月30日)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越3萬億美元的公司。這個里程碑反映了蘋果iPhone對全球市場的持久影響力和韌性。蘋果這款產品不僅繼續稱霸全球手機市場,更是持續改變世界各地的生活和商業方式。
蘋果公司之前是用了42年的時間才在2018年達到1萬億美元市值的。但之后,它很快地用了兩年時間,在2020年沖到2萬億美元市值大關。之后大約三年,蘋果又率先達到3萬億美元市值。
回顧蘋果股票的走勢,該股在2022年1月盤中交易中曾一度飆升至3萬億美元市值以上,但是在收市時卻無法守住這個地盤。直至上星期五,該股閉市時報193.97美元,全日上漲2.3%,這時蘋果估值終于才穩站在3.05萬億美元。
今年iPhone業務在印度、印度尼西亞、拉丁美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明顯增長強勁,市場投資者對蘋果公司的信心做了180度的改變。(路透社) 蘋果股價的韌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iPhone的實力。根據蘋果在最新季度業績,單單是iPhone的銷量就占蘋果年銷量的約一半。(法新社)星期一(7月3日)重點:
去年底,因為中國對疫情限制措施而面對嚴重供應鏈中斷,以至在假期旺季無法滿足市場對蘋果最高端iPhone 14的需求,而導致股價在去年底下跌近30%,一直到今年iPhone業務在印度、印度尼西亞、拉丁美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明顯增長強勁,市場投資者對蘋果公司的信心做了180度的改變。
圖為蔚來NIO ES8電動車。(彭博社)蘋果股價的韌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iPhone的實力。根據蘋果在最新季度業績,單是iPhone的營業額就占蘋果年營業額的約一半。自2007年推出以來,公司已售出超過20億臺iPhone手機。雖然iPhone出貨量不再有快速增長,但蘋果在2019年推出的iPhone Pro系列,確實為自己打開了另一個高價位iPhone的領域,不僅提振了整體銷量,也拉高的平均銷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