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我國東北四省區及河北等省因降雨出現不同程度的澇災,部分農田被淹,農戶損失嚴重。關鍵時刻,各地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大顯身手,在前期及時為農田排灌的基礎上,積極為農戶提供農機作業服務,幫助農戶抓緊恢復農業生產,盡最大努力為農戶挽回損失。
截至目前,全國受災地區具備排水條件的地塊已基本完成積水抽排任務。
舒蘭市是吉林省受災較嚴重的地方,有7個鄉鎮受災嚴重。舒蘭市在前期排灌洪口奪糧的基礎上,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積極開展復耕作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同情況的地塊,需要因地制宜,恢復生產。”舒蘭市農機總站副站長李文生介紹道,對于能復耕地塊,根據農戶需求進行改種,組織農機第一時間進地,使用拖拉機、秸稈粉碎機、秸稈歸行機、翻轉犁等農業機械設備耕整土地,播種小蘿卜、櫻菜等秋菜。
宣麗梅是吉林省舒蘭市開原鎮的一名普通農戶。受暴雨影響,她家的3坰玉米(約45畝)、5坰水稻都被水淹了,損失慘重。好在農田排完水后,田塊相對較干,可以進行復種。
8月18日開始,宣麗梅與丈夫每天早上6點準時從家出發,與村里百十來戶受災農戶,一起給因暴雨受災的100多畝田地種“小菜”,有小蘿卜、菠菜等。
“政府部門先幫我們把田里的水排完,田地晾曬干后,又協調農機具幫忙耕整地,之后我們再撒上種子,這些蔬菜與之前種的玉米、水稻差不多同一時間成熟,到時候大家伙兒就可以拿到分紅了!”宣麗梅說道。
其他情況的地塊也在抓緊恢復建設。李文生介紹道,對于地勢低洼地帶、水稻田等土壤墑情較重,暫時不能開展補種改種的地塊,將根據土壤墑情情況,擇時采用大型拖拉機,配套翻轉犁等農機具開展粉碎翻埋作業,休整土地,為來年春耕生產打基礎。對于倒伏作物地塊,將協調本市玉米倒伏收割扶禾裝置生產企業,做好倒伏裝置生產儲備,保障全市受災玉米順利開展收獲作業。對于墑情較重的地塊,指導農戶應用履帶式收割機械開展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因災損失,確保秋糧顆粒歸倉。舒蘭市還將組織作業隊進行水毀沙壓農田恢復,保障明年春耕生產正常進行。
據調度,截至目前,舒蘭市準備各類應急農機作業裝備248臺(套),根據農戶需要及時開展翻耕、補種等作業。從吉林全省來看,共出動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513支,參與1274次搶險救災,服務隊作業面積58.8萬畝。全省投入使用拖拉機組等排水動力機組2945臺,履帶式拖拉機49臺。
河北省也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和洪澇災害,200多萬畝農田受淹。通過調研,河北省農機部門發現,排灌之后,田里的水依然很多,需要降低土壤含水量,否則,種子種進去,也會被“悶死”。
履帶式拖拉機對地面壓強小可以進入潮濕的農田,通過深翻翻出土垡晾曬加快水分蒸發,讓地塊盡快達到可以播種的墑情。通過試驗和論證,河北省明確了“開展履帶式拖拉機應急深翻曬垡散墑作業”的技術路徑,力爭為在淹農田順利播種搶出1至2周時間。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了解到,河北省組織受災縣開展實地調查,安排履帶式拖拉機田間作業試驗、積累數據,將受淹農田地點、受淹面積、土壤性質、退水時間、所需履拖數量、履拖進田時間、播種時間、責任人等建立臺賬,及時調配履帶機具,為深翻曬垡作業做好準備。
河北省調配耕種機具,及時改種補種。目前累計投入耕整地機具1148臺,耕整地2.9萬畝;累計投入播種機具270臺,播種蘿卜、白菜、油菜等各類蔬菜1.2萬畝,最大限度挽回災害損失。該省還將組織力量制定《河北省農機應急儲備保障工作方案》,并納入全省農業農村災后重建“1+9”工作方案,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建立全省防災減災救災農機儲備制度。
農機是生產和應急救災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已經組建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1.1萬多支。今年“三夏”期間,各地為應對“爛場雨”和陰雨天氣影響,組織投入農機應急作業隊6100多支,開展應急搶收搶種作業2390多萬畝。7月底以來,東北四省區及河北省已經累計組織農機應急作業隊2300支,排出農田積水1029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