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枝穿過底盤,從車體里長了出來。
【資料圖】
“僵尸車”上久置氧氣瓶,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僵尸車”在小區、街道和路邊“霸道”,不僅影響市容市貌、存在安全隱患,更占用了本就稀缺的停車泊位,成為城市治理的“頑疾”。近日,銀川交警集中清理整治“僵尸車”,整治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難題,一起來看看吧!
現場 直擊
300米路段3輛“僵尸車”,一輛還是涉嫌盜搶車
8月28日,在清理整治“僵尸車”過程中,銀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興慶區一大隊交警在書苑西巷僅300米的路段就查出3輛長時間停放車輛,其中一輛還是涉嫌盜搶車。
當日10時,在敬德街書苑西巷口,交警發現一輛寧A號牌銀色面包車和一輛蘇A751AA號牌白色大眾轎車,停在非機動車道施劃的藍色免費泊位上,車身布滿灰塵。面包車內裝滿各種紙箱,甚至堆到了方向盤上,而大眾轎車輪胎干癟,雨刷器上堆滿樹葉。交警通過系統查詢得知,這兩輛車年檢都正常,隨后聯系車主,告知他們不得長期占用公共資源。正當交警打電話通知車主時,路邊一商戶急忙跑過來說面包車是他的,因為前兩天搬東西,便把廢棄紙箱塞到車里,他表示立即清理。而大眾轎車經查屬于公司租賃車輛,租車車主過來后發現,該車電瓶虧損無法啟動,表示立即找維修師傅前來查看并聯系拖車。
“我在這兒上班兩年多了,那輛車一直沒有人動過。”書苑西巷路邊一家藥店的店員告訴交警,藥店對面一輛銀灰色面包車長時間停放在藍色免費泊位上。從外觀看,這輛面包車車身和門把手銹跡斑斑,4個輪胎干癟,駕駛臺上積了厚厚的灰塵,車椅用塑料袋套著,座椅上有紙盒。經核查,該車狀態顯示逾期未年檢,涉嫌盜搶車。
“你好,你是蒙CFC399的車主嗎?你的車涉嫌盜搶車,我們要將車拖到涉案停車場……”交警聯系車主告知他盡快到交警隊處理。因為該車涉嫌盜搶車,拖走后,相關工作人員會核對發動機車架號,再進一步核實。
拖車司機剛將涉嫌盜搶車拖走,就有一輛紅色現代停在了免費泊位上,車主感嘆:“能找上車位太不容易了,書苑巷附近停車場少、商鋪多、小區多,加上銀川一中和敬德夜市,每天車滿為患、一位難搶,今天真是運氣好。”
站在敬德街書苑西巷口向西望去,馬路兩側綠化帶兩邊停滿了車。非機動車道上,施劃了不少藍色免費臨時停車泊位,主要是解決周邊小區居民停車難問題,沒想到卻被3輛“僵尸車”“霸占”了3個車位。
交警介紹,“僵尸車”除了占用公共停車資源外,還存在安全隱患,有的車使用年限長,沒有定期保養,電路老化,油箱還殘留汽油,車內可能還有雜物,高溫天很有可能發生自燃。
路邊“無主”車輛已“報廢”,拖欠2000多元停車費
當日11時30分,交警在巡邏中發現,一輛寧AMK108號牌銀色貨車違停在修業路邊,車身顏色斑駁,車廂內銹跡斑斑,還有木板、紙屑、衣服等雜物。交警通過系統查詢發現,該車處于被查封的狀態,并且檢驗有效期超過3個周期,已經達到了報廢標準,因為車輛在一家公司名下,無法聯系到車主。
正當交警叫來拖車要拖移銀色貨車時,路邊凱爾福邸小區停車場的工作人員過來,說這輛車2022年5月6日進入停車場,因停車場車位緊張,便在今年4月29日找拖車拖到了非機動車道上,“至今停車費2000多元,沒法聯系到車主,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工作人員無奈地說。交警建議通過法院起訴追繳停車費。
“這些‘僵尸車’不僅影響市容還影響交通,你看車上滿是落葉、鳥屎,臟得很,讓人非常反感。遇上學生開學、夜市開攤,凡是能停車的犄角旮旯都停滿了車,即便是消防通道也不放過。”附近商戶陸先生非常支持整治“僵尸車”。
小貨車逾期未檢,還拉著兩個氧氣瓶
當日15時38分,一輛寧ALT306號牌小貨車停在萬安巷,車胎干癟,車身銹跡斑斑、布滿灰塵,車廂竟然放著兩個一米多高的氧氣瓶。金鳳區交警一大隊交警經查驗,發現該車逾期未檢驗,處于注銷狀態。民警先聯系相關部門檢查氧氣瓶的安全性,再將車拖到金鳳區交警一大隊涉案停車場作進一步處理。
金鳳區交警一大隊二中隊巡邏民警牛嘉介紹,“僵尸車”整治期間,該大隊根據前期摸排以及群眾反映,安排警力深入轄區主次干道等多個路段實地核查。行動中,民警對外觀破損老舊、輪胎干癟、拼裝等符合“僵尸車”特點的車輛一一核實,能聯系上車主的通知自行處理;對確認為“僵尸車”且無人認領的車輛,安排拖車及時拖移;對達到暫扣條件的機動車,依法暫扣,避免“僵尸車”繼續占用公共資源。當日,該大隊就清拖了4輛“僵尸車”。
線索 調查
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 地上地下停車場14輛“僵尸車” 多年沒有“挪過窩”
近日,銀川市民李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停放著14輛“僵尸車”,多年未駛離。停在地下停車場的車輛堆積了厚厚的灰塵,無法看清車內狀況,而停在地上停車場的車輛與草融為一體,樹枝從車身穿過,車輛損壞嚴重。
8月28日13時許,走進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地庫,無牌照黑色福特皮卡、寧AUC535號牌豐田越野車、無號牌寶馬7系車均被厚厚灰塵覆蓋,完全看不出車身顏色,車玻璃也被灰塵遮蓋,無法看到車內狀況。其中,豐田越野車輪胎干癟,車頭右側車燈破損,前杠右側嚴重脫落。
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北出口地上停車場,一輛鄂SCD175號牌廂式大卡車的車頭扎在綠化帶中,樹枝穿過前杠、車身,從后視鏡長出多個枝條;車身上印有“寧夏瑞博新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字樣,車下野草叢生,將車身團團圍住。
“我在這兒當保安5年多了,每天查看管理園區車輛,這幾輛車停了至少5年。”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秩序主管李能坤說。
在園區二期地庫中,一輛寧AHT625號牌綠色貨遞車非常顯眼,引擎蓋上印有“督察車”3個大字,側身印有“非常·貨遞 寧夏歆通物流有限公司”字樣,車后座放滿了快遞。
“今天一天進入園區的車有1800輛左右,還不算本來就停放的車。”李能坤介紹,該產業園地上、地下停車位共有1950個,進入園區的車輛遠遠高于車位數量,有些車進來沒有地方停,只能停在過車的路口處,非常危險。
上海中夏(銀川)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甜甜表示,停車場的管理主體不能處理“僵尸車”,否則會構成侵權,但可以通過起訴車主,主張停放期間的停車費并將車輛駛離。
交警清拖前電話聯系車主。
交警清理中發現的“僵尸車”。
執法痛點
“僵尸車”情況復雜,僅靠交警處理難度較大
為進一步優化道路交通環境和人居環境,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隱患,8月16日至9月14日,銀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將集中清理整治廢棄汽車(俗稱“僵尸車”)。銀川交警針對銀川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不包含經營性停車場、住宅小區內部、單位內部)的公共地段和公共空間,整治長期在道路上停放且無人使用和維護的,具有車身灰塵遍布、外觀殘破、部件缺失、輪胎干癟、輪轂銹蝕、未懸掛號牌等明顯棄用特征的廢棄汽車,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截至8月30日,已清理廢棄汽車117輛,其中報廢汽車17輛、涉嫌被盜搶1輛、無主車輛8輛,拖移機動車20輛,逾期未檢驗未達到報廢標準的11輛。
交警清理中發現,這些長期停放不動、無人使用的“僵尸車”,大部分以老舊車型為主,使用年限較長,外觀破舊,一般停放了數月以上,更有甚者停放了數年。這些車有的長期占用臨時停車泊位,有的停放在人行道甚至盲道上,占用道路公共資源,影響道路通行秩序。部分車主還將“僵尸車”當“倉庫”存放物品,個別車輛里還有易燃物品,這些車輛年久失修,有自燃的可能,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銀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停車場管理所教導員李衍銘表示,按照法律規定,“僵尸車”是私人財產,因此處理前必須先與車主取得聯系。而這些車輛要么信息缺失,要么登記聯系方式失效,給處理帶來很大困難。有的“僵尸車”屬于違停狀態,交警可以執法處理,但很多“僵尸車”停放在泊位上,有些還在交停車費,對于這種情況,交警沒有處罰標準和處罰依據。而且,“僵尸車”由誰來管也存在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情況,僅憑交警部門單打獨斗難度較大。另外,交警在執法中還發現,有些“僵尸車”停放在偏遠的道路以及居民區內,很難發現,需要群眾提供舉報線索。
為什么車主不報廢“僵尸車”?銀川市民韓先生說,辦理汽車報廢非常麻煩,需要先處理車輛的違章記錄,然后拿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證件到有關部門填寫表格之后等待回收車號牌。之后,有關部門會發放車輛報廢通知單,然后憑報廢通知單把車開到汽車解體公司。這個過程不僅要跑車管所,還要跑回收企業,耗時又耗力。
“為了避免這些麻煩,許多車主便將車扔到了路邊,但這給城市帶來了很大的難題。”銀川市車輛管理所副所長李曉楓介紹,報廢車是指達到國家報廢標準的各種機動車,或者雖未達到國家報廢標準,但因其他原因造成車輛嚴重損壞或技術狀況低劣,經檢驗不符合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機動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私家車的使用年限并無限制,但連續3個審驗周期不進行審驗車輛將強制報廢。如果一輛車在該報廢的時候不及時注銷報廢,將會帶來以下后果:車輛狀態改成“強制注銷”,并公告該車停止使用;如果別人繼續駕駛,或者車輛出了交通事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車牌照被人冒用,要追究原登記車主責任;以前的牌照不能繼續用;以后新車不能上報廢車的戶名。
此外,“僵尸車”違法停放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將承擔交通事故責任和損害賠償。
律師說法
“解困”需要完善法律法規
“僵尸車”問題困擾社會已久,如何讓治理更有成效?律師李甜甜建議,“僵尸車”已成城市管理的一大弊病,長期占用公共資源,影響市容市貌,但是“僵尸車”并非無主物,沒有相應明確的處理流程,使得執法部門束手無策。“僵尸車”的治理是一項公共服務管理,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應當由政府、街道辦牽頭,劃撥一定的治理資金,合法合規處理,建議對公共區域內車輛的停放時間進行限制,明確定義“僵尸車”。比如在相同位置停放90日以上的,視為“僵尸車”,由交管部門或綜合執法局聯系車主,車主無法取得聯系或者拒絕駛離的,給予行政處罰并登報公告。同時,做好執法記錄與錄像,讓車主有記錄可查,避免產生矛盾。若車輛達到報廢年限,由主管部門依法實施報廢。但是,執法的基礎必須有法有據,當務之急是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執法主體、確定執法流程。
李衍銘認為,處理“僵尸車”應該先修改現行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增加道路、小區、單位等停放的機動車輛應當保持外觀整潔、美觀,規定停放時間、處罰措施等內容,由城市管理部門采取適宜的處理措施;對于居民區內長期霸占公共場所資源的“僵尸車”,城市管理部門發現后可以根據相關規定處理,小區居民也可委托物業通過起訴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僅靠交管部門來管制維持是遠遠不夠的,交通安全管理必須要實現社會系統化,爭取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李衍銘說,“僵尸車”的治理應齊抓共管,廣泛宣傳。(記者 邱曦 韓勝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