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一碗新麥面條,大汗淋漓,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當夏至日遇上端午假期,京杭大運河畔的臺兒莊古城用一碗融合南北味道黃花牛肉面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假日消費體驗。
(資料圖)
6月21日上午,臺兒莊古城內,一場舞蹈《麥香·伊人》踏麥浪而來,慶祝夏糧豐收的同時,邀請四面八方的游客品嘗當地美食黃花牛肉面。“面條勁道、牛肉有嚼勁,太爽了!”外地游客侯曉敏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贊不絕口。
“起面”“澆頭”“入席”……充滿儀式感的臺兒莊黃花牛肉面起面儀式,讓游客們充滿期待。一大早,游客們陸陸續續聚集在古城內的丁字街,參加臺兒莊黃花牛肉面“起面”體驗,觀賞長桌宴面食制作工藝。
黃花牛肉面為棗莊市臺兒莊區獨有的特色美食,也是各地游客來臺兒莊必嘗的美食之一。每逢夏至,臺兒莊古城在丁字街以長桌宴的形式進行展示、品嘗、售賣黃花牛肉面、臺城特色美食輔以本地特色小菜,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起遇見這一“面”之緣。
黃花牛肉面源自元末明初,已有六百余年歷史,由臺兒莊傳統清真飲食“金針汆湯面”傳承衍變而來。明萬歷年間,臺兒莊泇運河開通,南北來往的客商在臺兒莊匯集,南北飲食文化在此交融,黃花牛肉面也吸收南北食客的喜好,融合南方的黃花菜和北方的黃牛肉,制作成黃花牛肉面招待過往客商,如今成為當地文旅產業的“活招牌”。
經過600多年不斷地創新和傳承,黃花牛肉面形成現在的令人回味無窮舌尖味道。此面將黃花菜、魯南黃牛肉伴隨古法秘制熬制含有十余種名貴中藥材的牛骨頭高湯一同澆注于煮熟的面條上拌食,具有油而不膩、香味醇厚的特點。
“家家黃花,戶戶醇香。”大運河畔的臺兒莊,清晨從一碗黃花牛肉面醒來。“這是由于大運河的饋贈和滋養,給臺兒莊飲食習俗以南北融合的機緣,才有了這種營養健康美食。”今年79歲的尚殿鎮老人說道。至今,眾多老戶人家仍然還在房前屋后種植黃花。
黃花牛肉面館在臺兒莊大街小巷分布達到100多家,百年老店主要有宋家、沙家、高家、蘇家等,其“口感清爽、味感飽滿、余香綿長”的味道受到海內外食客的一致好評。
端午假期,伴隨夏天氣溫逐漸升高,消費市場也繼續穩步恢復,文旅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黃花牛肉面+文創+節氣等元素,營造夏季清涼暢快的飲食文化氛圍,讓游客在端午假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山東省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曉莉說,臺兒莊古城還將舉辦水上龍舟賽,更有《遇見·屈原》《揮櫓揚帆》、投壺有禮、射五毒、旱地龍舟賽等端午傳統民俗演出。
每年約有770余萬人次游客來臺兒莊古城體驗、休閑,全省首家“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體驗基地落戶這里。“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傳統民俗二十四節氣與美食文化的融合,推出夏至面等節氣美食,臺兒莊黃花牛肉面就是大運河沿岸地方美食的典型代表。”棗莊市文旅集團董事長徐俊卿說,節氣元素融入到節日文旅消費中,進行創新性旅游開發,推動了時令節氣文化資源向旅游產品轉化,提升了山東面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臺兒莊古城借助民間夏至吃面的習俗,在夏至節氣當日通過臺兒莊黃花牛肉面起面、夏至面盲盒、長桌宴面食制作與品嘗、吃面比賽、“立竿無影”互動科普教育等活動,推進時令節氣文化資源向旅游產品轉化。
當地專門成立黃花牛肉面協會,申請注冊“臺兒莊黃花牛肉面”商標品牌;與國內知名面點品牌商家形成合作意向,進一步研發秘制調料、即食面、半干面、禮盒包裝面。去年,臺兒莊黃花牛肉面禮盒裝新鮮上市,經煮面、沖湯、澆鹵,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新品黃花牛肉面“肉、湯、菜、面”無不精到。目前在臺兒莊城區和臺兒莊古城主要景點街區布局高檔旗艦店,正積極探索連鎖經營加盟合作運營和推廣模式。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令洋 通訊員 時培京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