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丨成都互聯網法庭:數字賦能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官司,原告被告都不用去法庭現場;從立案到開庭,全都在網上——成都互聯網法庭催生了一系列“科技范”的“打官司”新場景,讓“云審判”和“直播普法”更加便民、親民。
在成都互聯網法庭,法官們正在辦公室忙著與當事人進行“云審判”,如今,通過與原被告實時網絡連線,就能實現開庭審判,外地的當事人不用再經歷路途奔波來到庭審現場。
成都互聯網法庭一級法官 李笑寒: 在線庭審平均用時僅20分鐘,原被告以及法院的法官這邊都能夠通過我們的在線庭審系統,提前看到我們證據,在開庭的過程中,也能在自己的庭審系統里面直觀地看到。
“云審判”方便了當事人的同時,也將法庭審判時間縮短了近一半,錄好的音頻替代了現場宣讀文書,還采用AI語音識別與視頻錄像,大大提升了庭審效率。如今在成都互聯網法庭,已上線了13個這樣的線上法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云審判”也能起到網絡普法的效果。通過與中國庭審公開網互聯互通,成都互聯網法庭大部分的庭審都會進行現場直播。
成都互聯網法庭一級法官 李笑寒: 比如說我們有100件糾紛類型相似的案件,我們選取其中10件具有典型性意義的案件做出示范性的庭審,可以指導其他沒有進入訴訟程序的這90件案件,促使當事人以這個結果來達成調解方案,節省了進入訴訟開庭審判的時間成本。
通過網絡平臺,高效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同時,成都互聯網法庭也打造出電子訴訟平臺,簡化立案、文書送達等流程,讓群眾少跑路。
成鐵一院立案庭法官助理 鄒麗婷: 電子訴訟平臺注冊人數已經超過了12萬人,輻射了本地的企業8000多家,實現了從立案到結案歸檔全流程在線化處理,我們100%的民事案件是通過線上流轉,今年我們的民事案件收案數達到了12000件,增幅超過了90%。
成都互聯網法庭書記員 肖岱: (線上)向其送達起訴狀、傳票、判決書等相關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可以通過電子訴訟平臺聯系法官,并通過該平臺上傳相關的訴訟材料。
近年來,通過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成都互聯網法庭創新“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新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成都互聯網法庭案件總量同比增長近3倍,共受理各類案件24000余件,審結近24000件,結案率超過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