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連續刷新銷售紀錄
豐田連續刷新銷售紀錄
主要生產燃油車的豐田汽車,正連續刷新銷售紀錄。7 月,豐田集團全球銷售 91.83 萬輛新車,其中主銷的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占 85.95 萬輛,分別同比增長 5.2% 和 7.8%。
年內,豐田全球累計銷量逼近 600 萬輛,銷往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坐穩全球第一大車企的位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繼續成為豐田最大單一市場,豐田在當地的市占率僅次于通用。其次是中國,第三是日本。但前 7 個月,中國銷量同比下滑 4.9%(豐田和雷克薩斯),美國和日本則繼續增長。
近 70 年的出口積累,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豐田穩定的表現。除了本土設計、技術積累、穩定的供應鏈和經銷商,豐田還有足夠多元的市場和車型作緩沖。
豐田從 1950 年代開始出口汽車。最早是把越野 SUV 蘭德酷路澤出口到中東、拉美、東南亞,一方面是避開路虎、吉普主導的歐美市場,此外,越野 SUV 也更適合中東崎嶇的沙漠地形。
而在美國,豐田一開始推出的高端車型皇冠遇冷,1960 年代推出動力更強、定價相對便宜的緊湊型科羅娜,順利打開市場。隨后趕上兩次石油危機,美國人轉向小排量車型,豐田的卡羅拉等車型都成為熱銷款。
到了 80 年代,由于貿易摩擦加劇,豐田快速在海外擴建工廠,至 2007 年海外產量占比過半。如今,豐田在多地建立有穩固的經銷商關系,在消費者眼中則以耐用、可靠聞名。雷克薩斯則是美國銷量最好的豪華品牌,一度也是中國中產最愿意加價購買的品牌。
豐田在中國市場仍有競爭力 —— 如果不局限在純電動車型的話。今年前 7 個月,豐田在中國銷量超 100 萬輛。7 月,豐田旗下混動車型凱美瑞仍有 1.76 萬輛月銷。在不久前的財報會上,豐田談到它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壓力時說:
很多人只關注純電動汽車市場。但在中國,也有混動車、PATV。我們的許多客戶都在使用這些車輛。去年,豐田份額上升到了 9% 左右;
中國的純電車發展非常迅速,但對混動車的需求也很強勁。純電車或多或少是新需求……二者面向的用戶不一樣……我們努力在這兩個市場都具有競爭力。
以至于高盛說豐田的電動車潛力被低估了,分析師在報告中說它是全球少數幾家能夠構建電動車垂直整合制造模式的車企之一,且具備電池和能效技術。還有分析師指,豐田固態電池技術的 “關鍵時刻” 即將到來。
今年 6 月,豐田宣布最早在 2027 年量產固態電池,隨后稱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有信心造出續航里程 1200 公里、充電不高于 10 分鐘的固態電池,且成本可降至與液態鋰電池相似甚至更低水平。
上月,豐田向馬斯克、大眾前 CEO 赫伯特·迪斯看齊,宣布將使用 “一體化壓鑄” 技術制造電動車,目標將生產工序和投資降低一半。
管理層清楚只憑其賴以成功的 JIT(及時生產)模式和做深供應鏈,是沒有辦法再及時做出面向大眾市場的車型,他們在 5 月的溝通會上談及此事說,“下一代純電車必須改變工廠本身,生產過程本身將完全改變。”
眼下最大不確定是各國政府還愿不愿意留時間給豐田發展,因為電動化趨勢看起來不可阻擋。成就新巨頭的過程多激蕩人心,沖垮老巨頭的瞬間就多讓人唏噓。(林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