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城 | 2023年金科文化藝術節開幕 奏響文化強區新篇章
當傳統民樂遇上現代合唱、即興戲劇,三者在金科文化廣場交融碰撞,展現出金科新區的勃勃生機。8月26日晚,“國潮耀世·萬物新生”專場民族音樂會拉開了西城區2023年金科文化藝術節的序幕,五十多位民族管弦樂團的民樂演奏者在金科文化廣場奏響傳統文化的音符,現場200余名居民沉浸體驗現代與傳統交融的西城魅力。
致敬過去 鳳凰涅槃
(資料圖片)
展現文化發展新面貌
金科新區覆蓋西城區全域,核心區位于原“動批”地區。歷經“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動批”華麗轉型成為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核心區,成為西城區在減量發展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項目。
從昔日的“動批”變身后,以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和FinTech廣場為新地標的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核心區,已建設成為首都“科技創新+城市更新”網紅打卡地,正昂首走在中國式現代化前進道路上。
目前,在“金科十條”1.0版本政策支持下,金科新區核心區基礎設施改造全部完成,動、靜態交通顯著優化,街區面貌煥然一新。與此同時,金科新區聚集了包括金融科技基礎設施、銀行科技、保險科技、證券科技、金融科技研究院等各類金融科技和專業服務機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日益完善。
6月份,“金科十條”2.0版本正式發布,在1.0版本政策的基礎上全方位深化拓展,2.0版本政策突出了“打造生態”“培育動能”“支持上市”“創新引領”“拓展場景”“目標導向”和“市區協同”七個方面的創新,是完善西城區產業政策支持體系的關鍵支撐。
本次專場音樂會從涅槃、破浪、綻放三個樂章,以極富音樂張力的民樂合奏為基調,巧妙融入二胡、劇琴、嗩吶等民族樂器,將金科新區的過去謝幕與未來發展相互鏈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相互融合,以聲音的無形,構筑無限的意境,為觀眾展示了民族器樂的傳奇神韻和“動批”的華麗蛻變及西城區高質量發展獨特魅力,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歌唱當下 持續發力
滿足文化服務新需求
專場合唱音樂會上,8支合唱團隊用16首歌曲唱出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國的祝福,不僅展現了地區居民良好的精神風貌,更是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走近居民的重要縮影。二胡齊奏《奔馳在千里草原》、民樂合奏《我的祖國》《花好月圓》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引得現場觀眾掌聲陣陣,叫好聲連成一片。
“太精彩了,根本聽不夠,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高水平的演出,真幸福!”居民王女士激動地說,這場專場音樂會不僅讓居民們感受到了藝術熏陶,也豐富了居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據悉,本次藝術節由展覽路街道主辦,以群眾廣泛參與為基礎,以“金科新區”的蛻變發展為主線,以弘揚傳統文化為脈絡,連續舉辦三天,包含民樂專場音樂會、合唱專場音樂會、“開心麻花即興戲劇表演”等多主題元素,通過“新場景、新潮流、新體驗”為居民的幸福生活賦能,使金科新區成為文旅、休閑、社交的新地標,進一步激發西城區高質量發展活力。
凝聚合力 擁抱未來
打造文明服務新高地
近年來,西城區從首都功能核心區的定位和群眾不同層次需求出發,主動聯絡轄區內街道、企業、機關單位等不同社會主體參與轄區內的文化建設。同時,為進一步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要,西城區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一步一個腳印把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區發展的“愿景圖”,化作居民身邊一幅幅亮麗的“實景畫”。
伴隨著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區行動持續推進,西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在鞏固中不斷提高,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如今,文明,已經成為西城的積淀,融入西城發展的底色,而幸福,也逐漸成為西城居民的“微表情”。
下一步,西城區緊緊圍繞“2-1-1-5-2”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框架體系,以“首善之首”的高標準,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浸潤人心,讓文明成為城市閃亮底色,讓居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實現新進步、再上新臺階,讓“全國文明城區”金名片更加厚重、閃亮,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新篇章。
文字:任釵寧
圖片:聞昭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