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菏澤水文)
白露
(資料圖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這是“白露”名由之一,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從白露節氣開始,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至16℃,各地陸續進入秋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太陽達黃經165度,于公歷9月7-9日交節?!鞍茁丁笔欠从匙匀唤绾畾庠鲩L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
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白露節氣 · 物候
一候 鴻雁來
二候 玄鳥歸
三候 群鳥養羞
白露之后,暑氣漸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集體遷徙。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鳥也飛歸北方,各類鳥兒都開始儲食御冬。民諺有云:“白露秋風夜,雁南飛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因此,像大雁這樣的候鳥被視為秋到的象征。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白露節氣 · 習俗
1.收清露
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薄鞍俨蓊^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2.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3.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科普小講堂
來源:濰坊市創新教育研究院訂閱號
● 菏澤市水文中心
● 求實 團結 奉獻 進取
Copyright @ 2008-2020 www.jjzk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周刊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829 87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