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假靳東真的特別特別多,我家門口都有阿姨迷戀,每天聊天還想給人打錢,我媽都快相信了。”案件披露后,網上討論熱烈,一名網友分享說。也有網友擔心,隨著AI換臉技術應用普及,“假靳東”類騙局的手段可能不斷升級,中老年人更容易陷入情感和金錢的雙重困局。
“假靳東”類騙局的背后,網絡詐騙黑灰產賬號屢禁不止、詐騙產業鏈愈發成熟等問題日益嚴峻。專業人士表示,遏制這類騙局的多發態勢,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發力。
2021年,靳東曾回應過“假靳東”事件。“首先讓我看到的是社交網絡管理的混亂,也讓我們必須要思考中老年人的情感滿足與社會規則之間的平衡。”靳東工作室此前也曾發表聲明稱,靳東本人在短視頻平臺未開設賬號,對于涉嫌侵權的行為,工作室將通過法律途徑追責。
“既然算法能將被害人推送給假冒明星的賬號,那算法也應該能識別出這些假賬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比起明星的一紙聲明,更需要中老年人比較常用的、活躍的短視頻平臺去主動擔負起責任,使用技術手段去甄別和攔截有害信息,才能從源頭上遏制網絡詐騙。“比如說,假冒靳東的騙子特別多,而靳東本人并沒有賬號,是不是可以加強對于相關詞條的監控,利用大數據精準打擊騙局?效率肯定比擊破個案要高很多。”
除了要發揮前端防范功能,平臺還應該加強事中警示。“中老年人對這類平臺的依賴度很高,由平臺出面警示和宣傳反詐,效果應該會比家人勸說等途徑更明顯。”法律界人士說。
此外,支持各類網絡電信詐騙活動展開的黑灰產業也不容忽視。“比如,一些專門編纂詐騙話術的團伙,甚至會根據受害人個體的性格、心理、家庭情況等量身打造情感話術,讓受害人深陷情感繭房。”
針對這一情況,警方也在不斷加強全鏈條打擊效能。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Copyright @ 2008-2020 www.jjzk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周刊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829 87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