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評論
近年來,為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力度,在政府部門倡導下,一些由產業園區、企事業單位興辦的普惠性托育園,在各地逐漸興起。然而,有媒體近日報道,由于托育園建設投入高、運營標準高、看護責任重,即便托育需求旺盛,不少單位在具體實施中仍面臨諸多難點。引導企事業單位提供托育服務,需納入到扶持托育社會化服務的大盤中綜合考慮,發揮好政策激勵、市場引導“雙輪驅動”作用,更精準高效地配置資源、銜接供需。
引導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是構建托育服務體系的有效途徑,既可以就近就地解決好職工子女照管保育的困難,還可以通過完善職工福利來穩定用人關系,實現雙贏。當然,企事業單位提供托育服務歸根到底還是要有真金白銀的投入,盡管企事業單位從穩定用人關系的角度,有一定的意愿,但不意味著不會考慮成本。而且,托育服務有很強的專業性,用人單位也需要考慮辦不辦得了、管不管得好的問題。此外,在落實上,應防止變相增加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的負擔??梢姡龑笫聵I單位提供托育服務,不能讓它們單打獨斗,需要給予扶持與助力。一方面是共擔成本,共同做好托育的福利蛋糕。對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企業舉辦和引進托育機構,政府在場地配套、保育運營方面應給予一定補貼,從而形成政府、用人單位和職工按“三個一點”分別承擔費用;同時,政府應對托育機構師資建設等予以必要扶持。另一方面是培育與激活托育專業化服務的供給。企事業單位提供托育服務,并不是要求單位去辦托育。托育服務更需要專業化、機構化,如此,才能提高質量與效率。如大企業利用場地設施與托育機構合作,為職工子女購買服務。只有如此,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牽引托育專業機構快速發展,進園區、進企業精準布點。也只有如此,才可能最大限度去除托育服務組織發展的瓶頸。比如,一些職工少的企事業單位無法單獨承擔的,可以就近就地聯合起來與專業托育機構合作,購買并給予職工福利性托育服務,促進普惠型托育服務的普及。
文:房清江(公職人員)
編輯:于夢非
校對:楊真宇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20V1ZLBL】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