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祭祀祖先、緬懷先人,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祭拜時上香燒紙,也是人們寄托哀思的一種方式。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這天臨近,遼寧遼陽城管卻沒收商戶售賣的冥紙冥幣,此舉引發網友熱議。(8月28日 央廣網微信公眾號)
根據視頻的內容顯示,一些城管拿著祭祀用的冥紙、冥幣、元寶等東西不斷丟到車上,現場沒收了這些“封建迷信祭祀用品”。而沒收的理由,官方回應稱,是為了“摒棄陋習,綠色文明高雅祭祀”。
城管此舉引起巨大爭議,很多人表示祭品是傳統的一部分,是對去世親人的寄托,對這樣的執法表示質疑。冥紙、冥幣作為祭祀用品,歷史悠久,許多人通過祭拜時上香燒紙的方式,寄托對過世親人的哀思。這種做法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此來看,將冥紙、冥幣全部沒收并不妥當。
盡管城管將售賣、焚燒冥紙認定為“封建迷信”是合情合理的,但僅是為了呼吁或者提倡文明祭祀,就大張旗鼓地沒收商戶的冥幣等祭祀用品,既不合規也不合法,因為不僅沒有象征權威的“紅頭文件”,也沒有法律條文明令禁止。再者,就算有明文規定,執法人員也應更為人性化一些,如對商戶提出整改要求,并給出明確的整改時間等。
不可否認,倡導“保護環境,文明祭祀”是有必要的,但是當地城管更該做的是加以正確引導、規范,使祭祀方式得到更有效改進。城管此舉過于極端,將商家的祭祀用品全部沒收,沒有充分考慮文化習俗和傳統,屬于“一刀切”,對此做法必須糾正。否則,非但達不到既定的目的,還會引起爭議,損害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總之,倡導文明祭祀應當,簡單粗暴實屬不該,疏堵結合才能使“文明祭祀”逐步入腦入心,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接受。(劉天放)
Copyright 2003-2020 www.jj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前線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562 6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