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 李夢瑤
“這處隱蔽管道既然不用了,就應該封堵好,現在我家地下室都淹了,誰來負這個責任?”近日,壹粉劉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反映,由于去年小區熱力管網改造,伸進他家地下室的舊的穿墻管道不再使用,但沒有封堵,導致他家地下室在這次大雨中變成了“蓄水池”。
“當時打開地下室,水已沒過腳踝,物品全泡了,我們全家上陣一桶桶從地下室往外舀水。”7月31日,記者來到濟南市歷城區南全福大街東興寓城小區14號樓,回憶起昨天下雨時自家地下室的情景,劉先生情緒依然有些激動。“外面大雨傾盆,穿墻管道不斷往室內灌水,地下室直接成了‘蓄水池’”。
在劉先生家地下室,記者看到墻上這處穿墻管道已生銹,管道與墻壁之間有約1厘米的空隙,劉先生說,雨就是從縫隙中涌進來的。在地下室墻外,熱力管道已經鑿開,這是一處埋在地下的隱蔽工程,與周圍相比較,這處地勢較低,從樓頂伸下來的雨水管就在一旁,匯集的雨水全部流進這處隱蔽工程,灌進劉先生的家中。
“去年小區進行熱力管網改造,管道就廢棄了,施工時只截斷了這處舊管道,卻不用水泥封堵,這樣怎么通過了驗收?”劉先生表示疑惑。由于這處房子住了快20年了,地下室里堆滿了物品,一些電器全當廢品賣了,給他家造成了部分損失。
7月31日下午,濟南熱力集團下包施工單位相關人員前來檢查,這位人士回復:“這處舊管道不在我們去年施工改造范圍內。我們只負責建新管道,與舊管道距離3-4米。”對方告知,目前濟南熱力集團方已經介入處理和協商賠償事宜。
“已經派施工單位先進行簡單封堵,水泥凝固需要一個過程,等干了之后再進行完全封堵。”濟南熱力集團南全福片區的相關人員解釋,他們與劉先生正在協商溝通中。
據了解,隱蔽工程在隱蔽之前應當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驗收并形成驗收文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管道未封堵情況,是施工時的失誤還是其他原因?這位負責人解釋,他也是剛接管這一片區。“對于老舊小區,每個小區供熱設施不一樣,如果是分戶供熱,新管道會代替老管道,如果是串聯系統,有時會出現新舊管道并存的情況,具體原因需要再調查。”
8月1日,劉先生告知,施工人員已經來到他家將舊管道封堵完畢,后續還需再做一次試驗,確保不會再漏水。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Copyright 2003-2020 www.jj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前線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562 6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