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寫了一篇文章,說格力的光儲空就是一個騙局,結果惹火了一幫人,過來辱罵。我來從思維模式角度深挖一下原因
從董明珠上臺決策以來,都有一個深深地執念,不相信市場分工,不相信“分工創造價值”這一個奠定現代社會基石的經濟理論。喜歡搞“企業大而全,自給自足,老死不相往來的”東西。也深深吸引了有這種思想的格里芬。
扯遠一點,中國之所以能夠發展進步,就是打破枷鎖,深深地參與了國際分工,從低端進行入手,利用規模化,產品產生競爭力的過程,慢慢高端。
作為企業典范的華為,從來就是利用國際分工的,開放的典型,從來不避諱收購,吸收利用現有成熟技術,利用規模化產生成本競爭力。蘋果也是充分利用中國的零部件價值鏈。
而董明珠代表的格力,無論是自給自足的機床(因為自己生產線需要所以自己造),試驗格力車用空調的銀隆(要試驗自己電驅動和車用空調隨意要造車),到開發手機(要搞家電聯網,所以要搞手機),的光儲空(明明光伏發電有更方便的電網進行隨時存儲和取用,電網有更專業的規模化的調峰手段。)。充滿了濃濃的復古風,恨不得造一個空調,自己挖礦,煉鐵,造機器,生產產品,建渠道。這種思維模式注定處處碰壁。
朱江洪時代,格力的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心無旁騖的投入空調,日本的定頻壓縮機的先進技術,利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規模化產生競爭力取得的。$美的集團(SZ000333)$ $格力電器(SZ000651)$ $海爾智家(SH600690)$
Copyright 2003-2020 www.jj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前線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562 6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