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你們喜歡看電影嗎?看電影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了!
(資料圖)
每次一有大片要播我都賊激動,之前我還每年都寫一篇本年度即將上映的影院片單跟大家分享,想來疫情這幾年倒是有些荒廢了...
還好今年影院重新開放,《速度與激情10》、《銀河護衛隊3》、《長空之王》這些大制作的片子,我已經全都一場不落的第一時間去iMax影廳體驗了一番。
然而觀影的快樂是短暫的,在看完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大片后,留下的是散場之后的回味與落寞。我有時候會想,如果可以把iMax影院搬回家就好了!
但在家想要獲得影院一樣的效果,不僅需要頂級的播放設備,還需要巨大的場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隨著頭戴式顯示設備的發展,漸漸讓我這宅家看巨幕電影的夢想變成了可能!比如我前陣子入手的GOOVIS G3 Max,就是一款可以把巨幕廳“搬回家”的頭顯設備。
由于之前體驗過朋友的初代AR眼鏡,所以一開始我對這種頭戴設備的顯示效果還有點疑慮。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GOOVIS G3 Max真是驚艷到我了~在我戴上它看到圖像的一刻,“哇”的一聲,真就仿佛置身電影院,“真實地”重現了iMax廳的臨場感!
這種臨場感主要來自于它極致的清晰度,同時讓我有一種很明顯的空間距離感,怎么形容呢?就像是我坐在電影院的iMax廳第八排!
無論在家中、旅途中還是在休閑場所,都能夠盡情的觀看喜歡的電影、電視劇、體育比賽,還有打游戲!只要有片源,甚至我都不用再去影院了,體驗感就這么夸張!
這是我用手機攝像頭在目鏡外翻拍的眼鏡中的畫面,在實際的觀影過程中,人眼離得越近,越有更明顯的空間感。而且在眼罩的遮擋下,也沒有一絲反光,可以完全做到沉浸式觀影。
別看它小小一只,但色域高達DCI-P3 95%,呈現出的色彩非常自然真實,下面就趕緊跟大家詳細分享下!
因為我平時就特別熱衷于看各種科幻電影,所以對影片中出現的各種頭顯設備再熟悉不過了。
在很多描繪未來世界場景的科幻電影中,主角們在操作復雜的科技系統、各種未來機械和飛船、以及進入游戲的時候,往往查看的不是大屏幕,而是給自己戴上一個頭顯。
足以見得在科幻電影的世界觀中,頭顯就是一種屬于未來的顯示設備,它就是屬于電影世界的時尚和潮流。
但現實世界里卻不盡如此,像早期出現的各種頭顯或VR眼鏡,都存在效果不好、清晰度不夠、久戴眩暈等問題。那些頭顯領域的先行者,往往是噱頭大于實力,創意很新,但是實用性堪憂。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顯示技術的突破,頭顯技術終于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硅基OLED微顯示屏+單反級高像質近眼光學顯示系統誕生之后,清晰度和觀看體驗有了大幅度的飛躍,終于讓夢想照進現實。
像我在用的這款GOOVIS G3 Max,就是搭載了頭顯領域最新技術,依靠超給力的畫質,分分鐘還原一個巨幕廳!戴上去真的是整個世界都清凈了!
那么這款GOOVIS G3 Max都配備了哪些顯示“黑科技”?又是如何還原出“真假難辨”的iMax 巨幕影院的臨場感呢?
頭戴巨幕顯示器作為一種新興顯示設備,我在入手時和大家一樣,存在很多疑問。
比如說:距離眼睛那么近,是如何看清里面的畫面的?會不會影響視力?看電影時畫面有沒有變形?清晰度又是如何?看久了會不會眩暈?什么樣的顯示效果是好的?
直到入手使用一番之后,終于把這些弄明白了!帶著這些疑問,下面我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頭戴顯示器的相關知識,以及分享一下實際的使用體驗,讓大家對于頭戴設備有個比較直觀的了解。
用過單反的小伙伴都知道,在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觀察取景的感覺。由于鏡頭的焦段不同,眼睛看見的內容也不同,在現實中看起來比較遠的事物,在長焦的放大作用下卻感覺很近。
那我入手的這臺GOOVIS G3 Max也是采用了類似的原理,它是采用了全新自研單反級高像質近眼顯示光學系統,利用類似單反的光學原理,將近在咫尺的顯示芯片上的畫面,打造出如同“20米距離的1000吋巨幕”的影院式沉浸觀感。
通過下面這張圖片也可以看到,GOOVIS G3 Max的目鏡并非是簡簡單單的鏡片,而是類似單反一樣的鏡頭組。
通過鏡頭組不僅可以實現對人眼感知的物距調節,同時非球面鏡的加入,還可以矯正像面彎曲,來保持顯示畫面的規整,減少畫面變形。
作為一款嚴肅而專業的觀影設備,GOOVIS G3 Max的光學設計比普通的AR眼鏡更加復雜,顯示效果也更真實。
所以別看目鏡距離眼睛很近,但并不是鏡片離眼睛近就容易近視,在眼睛看來,GOOVIS G3 Max顯示的畫面就好像是在20米之外,所以并不會像看近距離物體那樣造成眼睛肌肉的緊張,而是像在遠眺一樣的放松舒適~
頭戴式顯示設備和傳統顯示器的分辨率的計算方式不同,傳統顯示設備是計算屏幕的物理分辨率有多少(如4K、8K等),或者是屏幕的細膩程度為ppi (像素每英寸)多少,而這樣的參數對于光學虛擬成像的頭戴式產品(如VR、AR、頭顯),顯然是不適用的。
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清晰度決定于角分辨率的大小,即PPD(PPPixels Per Degree 角分辨率,像素每度)。通過比較不同顯示設備的PPD,可以很直觀地得到顯示細膩程度的對比。
GOOVIS G3 Max搭載了2片具有“超高精細、寬色域,高刷新率等特點”的2.5K硅基OLED微顯示屏,清晰度指標PPD為45,視場角達到65°,控制畫面畸變<2%。
因為采用了ASPH光學設計,光效率高達70%,在較低功耗下就能實現足夠的入眼亮度和清晰度。PPD為45,也就是說在1°的視角中,擁有45像素。而普通VR眼鏡的PPD只有20左右,比GOOVIS G3 Max的角分辨率低了一倍多,人眼識別的最大PPD在60左右。
所以可以看出,GOOVIS G3 Max的清晰度已經比較接近人眼識別的上限,在觀影時可以達到真假莫辨的顯示效果。實測圖可以看出蜘蛛吐出的細線清晰可見,蜘蛛的肢體細節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而普通的VR眼鏡分辨率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用過低PPD的頭戴設備觀影,只會看到明顯的顆粒感,即使有很強的沉浸感也無法起到欺騙大腦的效果。而且與現實的分辨率差距過大,反而容易產生明顯的眩暈。
傳統VR設備為了營造環繞氛圍,所以可視角度往往達到了90°以上,但這就導致整個眼球都被畫面環繞著,畫面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形,邊緣位置更是虛成一片。另外VR畫面大部分都用在展示觀影環境和背景上,實際的電影觀影區雖然可以調節畫面大小,但是改變不了畫質,并且過大的畫面會有一種坐在影院第一排的感覺,對眼睛是很有壓力的。而過小的畫面,也并不會提升PPD,所以其實選來選去,還是會選擇居中的畫面,也就是影院C位,那么真正看到模擬出的熒幕效果的FOV跟G3 Max接近。
而GOOVIS G3 Max在屏幕的視場角為65°,和我們平時坐在iMax影廳中央位置的觀感相同。在盡量獲取更大的畫面同時,還將畫面畸變控制在<2%的范圍內。
所以用GOOVIS G3 Max看電影,可以讓畫面更加貼近真實的觀影場景,我看一會后都忘了是坐在iMax影廳還是在家中客廳...
至于我為什么不買VR設備呢?一方面是目前VR游戲數量有限,這樣算下來整個娛樂成本也不便宜,并不是很劃得來。另外在玩耍高畫質的3A作品時,VR眼鏡又由于角分辨率的局限,得不到好的顯示效果,容易造成眩暈。
我的主要需求在于大銀幕觀影和非VR游戲,G3 MAX主打的就是顯示效果,正好貼合我的需要。所以對于非VR的其它游戲來說,G3 MAX能更好地提供在電影院銀幕上看電影、玩游戲的震撼體驗。
實測也確實如此,無論哪種類型的游戲,只要上了巨幕,那玩起來的沉浸感就是不一樣!
GOOVIS G3 Max內置全新3D圖像處理芯片,支持4K超高清視頻輸入,刷新率最高可達1080p/120hz。
還可以配套入手GOOVIS D4播放器,D4播放器可以聯網,而且內置系統,可以使用在線或者本地離線(可安裝儲存卡)的方式播放高清4K及藍光3D、左右3D等片源。
我手里拿的這個就是D4播放器,非常輕盈,啟動后里面有豐富的分辨率和幀率輸出設置,我們可以安裝主流的影視APP使用,絕對是GOOVIS G3 Max的最佳CP。
與之前傳統的播放設備相比,現在無論我在家中、旅途中還是在休閑場所,都能夠盡情觀看喜愛的電影、電視劇、體育比賽和玩耍游戲。不僅位置不限,而且姿勢不限,真的是非常方便!
通過GOOVIS G3 Max附帶的轉接器,HDMI設備還可以直接轉換成Type-C的視頻信號,從而為G3 Max提供內容支持。
轉接器還具備額外的Type-C接口,可以同步為GOOVIS G3 Max充電供電,實現充電+信號輸入的二合一。只要一直連好充電線,就可以獲得持續不間斷的續航。
在播放左右3D片源時,GOOVIS G3 Max機身上也有對應的3D效果按鍵。按下之后就可以切換播放方式,左眼右眼疊加形成3D畫面。并且支持藍光3D,亮度與色彩無損,觀影體驗比影院戴著3D眼鏡更佳!
常規的手機、電腦、機頂盒、藍光機等設備,它都支持接通。除此之外,作為高清頭戴顯示器,GOOVIS G3 Max還可以與PS4、Switch等設備連接玩游戲,也可以與無人機連接以第一視角觀看拍攝畫面。
其實只需要一個HDMI的一分二,就可以實現頭顯和外屏同步顯示,和家人朋友分享游戲內容。
下面這張,就是我用手機翻拍GOOVIS G3 Max的內部畫面。實際的視覺觀看感受就是,我在距離1000吋超大銀幕前20米的位置玩游戲,沉浸感滿分。
我尤其推薦大家用它玩一些賽車類游戲,優秀的畫質疊加巨屏體驗真的非常解壓又震撼。
在iMax巨屏開上車的那一刻,看著眼前高速移動的清晰畫面,聽著賽車引擎的轟鳴聲,仿佛自己就是速度與激情的主角,臨場感十足。
作為二周目塞爾達一代的玩家,這次新出的王國之淚我也有第一時間入手。用慣了Switch的小屏幕,再換上巨幕之后,震撼度直接拉滿。現在再讓我換回小屏幕去玩,眼睛已經不適應了,真的體驗過就回不去了,巨幕實在太爽了!
在正常的家居環境,無論是使用電視機還是安裝投影儀都會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空間無法支持大電視或大幕布、光線影響畫質效果等等。如果想要在家里實現像電影院一樣的空間感受,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即便家里足夠大具有獨立的觀影空間,為此付出的是至少兩三萬塊錢的高價投影儀才能打造出接近的效果。而且大城市里寸土寸金,為了獲得良好的觀影投入就有點過于巨大了。最現實的問題是,即便是這樣的投入成本,也還是一樣無法體會到千吋iMax那樣觀影感受。
那么相對于家用的巨幕投影儀或者巨屏電視來說,GOOVIS G3 Max對于空間的需求基本為0。
僅340g的重量,可以隨時隨身攜帶,對于場景、觀影的姿勢也都沒有要求。坐著看,躺著看,趴著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與AR眼鏡不同,G3Max的重量并不是由鼻梁和耳廓提供支撐,而是由腦門部分和頭后部的綁帶位置固定。所以對于鼻梁、眼球、耳朵都沒有壓迫,就好像戴了一頂帽子一樣。
實測即便是長時間觀影,也不會感到不適,特別是在躺著看、側著看的時候,更是做到了幾乎無感的體驗。
在機身的頂部還具有音量、亮度、3D調節按鈕,觀看時調節音量和亮度都非常方便!
在買這臺設備前,我最擔心的就是眼睛近視的人能不能用,答案是完全可以!
作為首款實現近視精準調節及數字化反饋一體化的頭顯,GOOVIS G3 Max具有遠視200度-近視700度精準度數調節功能。近視或遠視的小伙伴,無需佩戴眼鏡,直接就可以觀看!
只需要轉動兩側旋鈕就可以實現度數調節,在內部的屏幕上也可以看到度數顯示。當然最簡便的調節方式就是轉動旋鈕,直到自己覺得視野最清晰的一檔就可以了!
因為每個人的瞳距不同,所以在頭顯的下方也有專門調節瞳距的功能。使用時按照自己的瞳距,調節到雙眼舒適的檔位就可以了。
內部也都是親膚設計,佩戴時可充分分散壓力。眼罩區域還做了專門的透氣設計,可以長時間佩戴。頭帶為魔術貼設計,松緊適中,舒適度高。
一個草帽的重量約190g左右,而G3 Max整機僅340g的重量,長時間佩戴也沒有問題,如果是躺著或者靠在沙發上,更是無懼長時間觀影了。
在中途需要休息時也無需摘取頭帶,只需要將主機部分向上掀開,就可以實現在巨幕與現實中的快捷切換了。
最后來說一說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點,長時間的佩戴觀影,會不會對眼睛帶來傷害?
首先GOOVIS G3 Max采用的是光學虛擬成像原理,雖然設備戴在眼前,但是實際成像位置卻在20米之外。我在觀看影視內容的時候,視覺感受和眼部肌肉方面,和在看20米之外的電影院屏幕是一樣的。
而且G3 Max使用的micro-oled是一種超低藍光屏,從根源上杜絕了藍光傷害。
其次足夠清晰和穩定的畫面,也可以讓眼睛放松使用,而不像VR那樣角分辨率低,畫面有明顯的延遲,從而使眼部不得不用力觀看,導致的視覺疲勞。
值得一提的是,GOOVIS也是同類產品中,拿到國內視覺健康相關認證最多的產品。實際觀看體驗與直接觀看大屏并沒有什么明顯異同。當然觀看完一個影片后,建議有休息時間,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休息。
隨著618大幕的開啟,GOOVIS G3 Max已經來到了年內的歷史低價。這樣一款頭顯天花板級別的產品,對于像我一樣的電影愛好者,以及iMax巨幕愛好者來說,都可以果斷入手起來了!
相信我,用G3 Max開啟巨幕的一刻,分分鐘值回票價!
家有藍光播放設備的話,可以直接入手頭顯版本,如果主要播放流媒體和儲存卡內的內容,可以選擇配套入手D4播放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