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花椒采摘上市的時節,走進安陽市滑縣半坡店鎮李屯村花椒種植基地,一排排花椒樹郁郁蔥蔥,花椒樹上,一團團、一簇簇顆粒飽滿、色澤艷麗的花椒掛滿枝頭,猶如一個個精致的紅燈籠,伴隨著陣陣微風,“椒”香撲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4日一大早,種植戶李云強早早來到自己的花椒地,看著自己種植的230畝花椒,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火紅,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正趁著晴好天氣組織工人進行采摘,田間地頭到處一派繁忙景象。
“一畝地大概采摘花椒1500余斤,經過烘干以后,每畝地干花椒400斤左右,市場價每斤不低于50塊錢,平均畝產效益就是兩萬塊錢左右。”李云強介紹說。
花椒種植基地不僅增加了椒農的收入,還為周邊村莊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務工,每天在這里務工的人員有五六十人。
“我每天能摘七八十斤,收入一百塊錢左右,離家不遠,不耽誤照顧家里,錢也掙了,挺高興的。”在此務工的村民韓夢國說。
李云強告訴我們,他栽植了“六月紅”和“鳳椒”兩個品質高、銷路好的品種,今年是第二年采摘,隨著花椒種植時間越長,效益也會越好,這也讓他對種植花椒的前景充滿信心。
“下一步,還要擴大種植面積,引進麻椒新品種,進一步提高花椒產量,延長產業鏈,促進花椒產業規模化、商品化、品牌化發展,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致富。”李云強說。
同樣,在滑縣王莊鎮郎柳集村,400余畝辣椒迎來了豐收季。
走進該村村民劉喜寧的辣椒田,一排排紅辣椒掛滿枝頭,長勢喜人,幾十名村民正在有序采摘。
“今年我種了70畝辣椒,畝產3000斤左右,現在的價格是每斤4元,平均每畝地能賣個12000元左右,除去投資和人工,每畝凈利潤5000多塊錢,一年能收入30多萬元。”劉喜寧高興地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近年來,滑縣王莊鎮郎柳集村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把發展辣椒種植作為強村富農產業,鼓勵村民大力發展辣椒種植,采取“合作社+黨支部+農戶”的種植模式和“五統一”管理方式,確保辣椒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通過辣椒產業帶動,當地周邊群眾依靠辣椒種植、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等方式實現了多元增收,小小辣椒變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也讓群眾的“小日子”逐漸紅火起來。
“辣椒種植不僅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每年還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產業發展模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王莊鎮郎柳集村黨支部書記范朋舉說。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需特色。近年來,滑縣按照“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理念,圍繞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努力實現生活好起來、日子富起來、百姓樂起來的目標,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依托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有力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壯大和農民增收。
截至2023年8月,滑縣瓜菜種植面積3708萬畝,收獲量達126.5余噸。(來源:滑縣縣委宣傳部 席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