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盤后,硅料三大巨頭之一的通威股份(600438.SH)發布半年報。
通威股份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40.68億元,同比增長22.75%,凈利潤132.7億元,同比增長8.56%。
硅料三大巨頭中的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01799.HK)也已披露半年報,但它們業績均下滑。
(資料圖片)
主因是硅料價格的下降。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多晶硅產量約65.17萬噸,同比增加91.1%。具體價格來看,單晶致密料均價從2023年1月初的人民幣17.62萬元/噸(含稅)下跌至2023年6月底的人民幣6.57萬元/噸(含稅),跌幅為62.71%。
8月3日晚間大全能源發布半年報,2023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下滑42.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26億元,同比下降53.5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4.08億元,同比下滑了20.73%。
這是大全能源自2021年上市以來,首次中報業績出現下滑。對此,大全能源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受硅料市場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影響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所致。
8月15日,新特能源披露了2023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87億元,同比增長19.51%;利潤總額64.42億元,同比下降9.18%;凈利潤47.59億元,同比下降15.28%。
報告期內,新特能源實現毛利80.32億元,同比降幅3.28%,綜合毛利率為46.15%,較上年同期下降10.99個百分點。
中期業績顯示,新特能源收入主要來自多晶硅、風能、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三個業務板塊。分業務板塊看,報告期內,多晶硅板塊實現收入126.18億元,同比增幅21.79%,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公司多晶硅產能釋放,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約80%,同時多晶硅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2%所致。該板塊實現毛利67.0億元,同比下降2.01%。
風能、光伏電站建設板塊實現收入27.34億元,同比增幅11.22%,主要是由于公司大市場開發力度,風能、光伏電站建設業務規模擴大所致。風能、光伏電站運營板塊實現收入11.39億元,同比降幅6.15%.
未把賭注全部押在硅料上是通威股份業績未下滑的原因之一。
截至2023年6月末,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超42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達到90GW,組件年產能55GW。
在披露半年報的同時,公司同日公告200億元大擴產。
8月21日,公司宣布擬在樂山市峨眉山市投資建設16GW拉棒、16GW切片、16GW電池片項目,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約100億元,項目力爭2024年底建成投產,2025年底達產;同時,擬在樂山市五通橋區投資建設16GW拉棒、16GW切片、16GW電池片項目,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約100億元,項目力爭2024年底建成投產,2025年底達產。
在上游原料領域,2023年公司在包頭市達茂旗和廣元市蒼溪縣分別規劃建設30萬噸和40萬噸工業硅項目,其中一期項目均擬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產。
在多晶硅的產能規劃上,根據公司2024-2026年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發展規劃,報告期內公司高效推進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并已于2023年8月進入試運行。同時,作為行業首個單體規模20萬噸的云南通威二期項目于2023年3月開工,包頭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也在7月開工。
在光伏電池領域,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電池實現銷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長65%。
在電池產能規劃上,隨著彭山太陽能一期16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順利下線,公司TNC電池產能規模達到25GW。
同時,通威股份還規劃了雙流25GW TNC項目和眉山16GW TNC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屆時公司TNC電池產能規模將達到66GW,躍升至行業前列。
在組件領域上,圍繞鹽城、金堂、南通三大制造基地,加速推進組件先進產能建設,目前鹽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組件項目已全面投產,公司組件年產能提升至55GW。
“漁光一體”項目的建設工作,目前共有1GW項目處于在建狀態中。截至2023年6月末,通威股份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52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3.7GW,上半年結算發電量22億度。
8月21日公司股價下滑2.42%,報31.66元/股,市值達14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