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大眾點評2023“必吃榜”發布 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吃飽吃好”始終是食客最樸素的期待。6月27日, 大眾點評2023“必吃榜”發布,共2062家餐廳上榜,上榜餐廳數創歷年紀錄。上榜餐廳覆蓋61個城市和地區,上海、北京、成都、重慶、廣州為上榜餐廳數TOP 5城市。在堅持“好吃、不貴、體驗佳”的基礎上,今年榜單的“發現感”進一步提升,近半數為新上榜餐廳,煙火小店占比近40%。此外,榜單也在消費提振方面跑出加速度,首次聯合超1500家上榜商戶上線“必吃套餐”,消費者將以更優惠的價格,感受“必吃榜”餐廳的魅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上榜商戶數量全國第一
城市方面,上海“必吃榜”上榜商戶數達141家,為全國上榜餐廳數量第一的城市,上海靜安寺商圈、淮海路商圈、徐匯音樂學院商圈是全國上榜餐廳數TOP10商圈。
在今年上海上榜餐廳中,區域連鎖品牌商戶超百家,占比達75%,扎根街頭巷尾的小店超20家,長發餐飲、匠心小廚、食喱一家等上榜。包括上榜餐廳的同品牌門店在內,超300家門店上線“必吃套餐”,將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餐品,以更優惠的價格端上餐桌。
吉品小鮮Jhouse品牌于2019年創立,創始人是溫州人,本身就是餐飲世家,自家在溫州有漁場。自帶“海鮮基因”的創始團隊,對食材之鮮有自己的堅持,“我們是‘不鮮不食’,公司配備了強大的自有供應鏈,所有原材料來自溫州東海。”營運總監朱杰介紹,“我們采取的是‘夜捕日發’模式,最大程度保持食材新鮮度。”在烹飪方面,最堅持“簡單、健康”的理念,用盡量少的調味料,還原最高的新鮮度。
“我們請了本幫菜老師傅來指導,所以我們菜里有‘老上海味道’,但又追隨當下潮流,在炒制的過程中,盡量少油少鹽。”朱杰提到,一些上海“老克勒”們一開始并不能接受“健康版”本幫菜,“但因為我們還是保持了本幫菜的‘原味’,在這個基礎上又更健康,所以慢慢地很多本地人也開始接受了。”
經歷過疫情期間餐飲行業的困難時期,朱杰特別提到,本次上榜對餐廳來說是一劑強心針。“這一方面是對我們能力的認可,另一方面入圍之后,榜單也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生意。”朱杰告訴記者,“我們游客客人的增幅將近10%,加上靜安寺本身就是游客打卡勝地。很多外地客在附近游玩,打開點評搜索本幫菜,都會看榜單來我們家。”
上榜餐廳近四成為非連鎖煙火小店
記者了解到,今年近一半商戶為新上榜餐廳,區域連鎖品牌商戶占比近60%,非連鎖煙火小店占比則達到了近40%。
在上海浦東張江,距離地鐵站還有15分鐘騎行距離的旺福·貴州酸湯火鍋店里,老板彭麗告訴記者,餐飲人如果有夢想,那“必吃榜”肯定是其中之一。“從來沒想過,我們這樣80平米大的小店能上‘必吃榜’,得知消息的時候甚至打開大眾點評確認了好幾遍。創業做餐飲遇到過不少困難,這份榮譽是莫大的鼓勵。”她提到,在入圍名單公布后,店里客流更是多了近20%。
小店里藏有大智慧,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人,彭麗認為,做菜就如繪畫,貴州菜偏酸辣,口感層次豐富,“我試圖將其中各種味道分離出來,找到對應的在地食材,就像把一幅畫里不同顏色分離,才能還原整體的畫面。”真誠的經營理念、貴州在地食材的精心選用,讓這家80平米的小店煥發出大光芒。
超1500家上榜餐廳推出 “必吃套餐”
自2017年首次發榜以來,已有近7億用戶使用了“必吃榜”。作為國民美食榜單,“必吃榜”正進一步成為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武漢等城市及地區的美食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點評2023年“必吃榜”更聯合超1500家商戶上線必吃套餐,這使得榜單進一步成為提振城市消費的“助推器”。
據“必吃榜”負責人介紹,本次必吃套餐的主打菜品均為點評網友推薦菜,單人餐和雙人餐要求包含網友推薦TOP5中的菜品,而4人餐則要求包含至少4道網友推薦TOP10中的菜品。將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菜品,以更優惠的價格端上餐桌,這一方面滿足了大眾消費需求,有助于提振本地消費;另一方面也幫助商戶進一步凸顯自身差異化競爭力,在消費者心中深度“種草”。
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表示,上千家上榜商家推出必吃套餐,將為消費者帶來“好吃、不貴、極致性價比”的特色美食體驗,“大眾點評‘必吃榜’將繼續做好城市美食的發現者和探索者,讓更多特色小店與本地美食被看見,用數字化工具助力本地優質商戶實現經營在線化、服務標準化,助力城市消費加速提振。”
“必吃榜”也是城市美食發展的典型縮影。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中小微餐飲商家的經營活力正在復蘇,本地消費的活力也在加速釋放,內地54座城市的線上餐飲本地消費額占比超過60%,本地訂單量同比增長近15%。
新民晚報記者 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