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聊聊最近電力行業發生的一些事。
一、中電聯昨日發布2023年1-5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里面有些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352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9.2%。全國水電發電量前三位的省份為四川、云南和湖北,合計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62.8%,增速分別為-1.5%、-20.8%和-38.4%。
(資料圖片)
一句話總結:1-5月份水電出力嚴重不足。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242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分省份看,廣西、云南、湖南、重慶、海南、貴州等6省份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廣西和云南增速超過30%,西藏發電量下降超過10%。
注意到上面說的那些火電發電量暴漲的地域,恰恰是水電出力降低的省份。水電是電力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水力發電量13522億千瓦時,占比15.3%。這還是去年西南水電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正常年份,水電比例在16%~18%之間。
此消彼長,水電短缺帶來的發電壓力傳導到火電,說火電是行業的“壓艙石”并不為過。
總體來說,包括水電、光伏、風電都屬于“靠天吃飯”的能源方式,穩定性和可靠性還是火電一騎絕塵。
我的感覺是今年水電形勢不妙,來水不足,很有可能繼續去年的頹勢。目前已經入夏,大量消納西南水電的江浙滬這個夏天用電形勢可能繼續緊張。
二、2023年5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里面有句話意味深長:不得以國家和地方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名義對用能企業、單位等實施無差別的有序用電。
去年部分區域“拉閘限電”搞得很有爭議,轟動一時,但是后續就沒了聲音。這應該目前官方僅有的表態,當然也并沒說就是針對去年部分區域做法的反思總結,解釋權不歸我。
三、電煤價格繼續保持友好,火電廠的日子比去年這個時候真是好太多了。這個價格下,如果能保證發電量,絕大部分火電廠會盈利,所以大伙最近都在瘋狂搶電量,尤其眼下有些區域已經開始“迎峰度夏”,機組該接受長期大負荷考驗了。
雖然說風水輪流轉,這些年煤炭行業如日中天,也該火電喘口氣了。講真,我其實并不希望煤炭繼續跌價,可持續發展比什么都重要。煤和電不是冤家,并不一定非要“頂牛”,共贏更適合兩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