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
2、“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
3、后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
【資料圖】
4、滿清建國后,將“滿柱”漢譯為“佛爺”,并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5、老佛爺一般指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后抬入鑲黃旗)。
6、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后冊封懿嬪。
7、擴展資料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慈禧曾經扮作觀音菩薩照過一張很大的相片,因而宮中上下才都稱呼她為老佛爺。
8、當時,慈禧頭戴毗羅帽身穿袈裟,旁邊站著李蓮英、崔玉貴,還有慶親王奕劻的四女兒。
9、四格格扮的是龍女,而李蓮英則扮的善財童子。
10、其實,老佛爺確實很敬佛、崇佛,不過,她手拿凈瓶扮觀音大士,也是調整自己心緒達到養生的目的。
11、每當她上朝的時候,軍機大臣們稟報軍報,就得如實上報,不能照顧到老佛爺的情緒。
12、比如在太平天國的時期,一封八百里加急的軍報報上來,常常是又被對方攻下一座城池這樣的消息。
13、這個時候慈禧自然是又生氣又著急,臉色也會變得特別難看。
14、尤其是女人,一旦動氣就會造成肝脾不和、心胃不和、腸胃不和這類的毛病,所以她的健康和政務有著很大的聯系。
15、所以太監、宮女們都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慈禧很生氣地退朝下來,他們就得察言觀色,看到老佛爺神情不悅,所有人趕緊大氣也不敢出,等著她發話這時候慈禧會很自覺地調整自己情緒。
16、她會馬上回到她的宮中,進到西室,里面有一間靜室供著白衣大士。
17、慈禧到了里面在佛像面前一坐就是四十分鐘,不管有多急的戰報、軍報都不許報告她,誰都不能打擾她。
18、她這個時候就是在里面一心禮佛,心中無雜念專心念經,以此來靜靜地沉淀情緒,洗濯心靈。
19、禮佛的過程能夠使她冷靜下來,很好地消除心緒不寧。
20、四十分鐘一過,慈禧再從里面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多云轉晴了,變得和顏悅色,再繼續她的政治生涯。
2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佛爺。
相信通過老佛爺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