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關于鬼面瘡民間傳說,鬼面瘡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鬼面瘡民間傳說,鬼面瘡,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1、傳說中的人面瘡——寄生胎病理簡介:現代,隨著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特別是遺傳學和產前診斷學的突飛猛進,醫學界對不少書籍上記載的奇癥“人面瘡”亦有了一個較為科學合理解釋,明確人面瘡屬于寄生胎的一種。
2、寄生胎又稱胎內胎或包入性寄生胎,是指一完整胎體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具或幾具不完整的胎體,在臨床上較少見。
【資料圖】
3、遺傳學家認為寄生胎是由于“遺漏孿生癥”造成的。
4、通俗地講,這是孿生雙胎在母體孕育中形成的一種寄生胎現象。
5、形成原因:孿生又分為真孿生與假孿生兩種。
6、凡是母體一次排出兩個卵細胞,受精后發育成兩個胎兒的,稱真孿生;由一個卵細胞受精后發育成兩個胎兒的,也稱真孿生。
7、一般寄生胎發生在真孿生胚胎中,它是由胚胎期的內細胞群分裂為兩團細胞,形成兩個發育中心。
8、若兩個內細胞群的細胞團同樣大小,且持續正常,便發育成雙胞胎;如果兩個細胞團一大一小,且小的發育不良,就有可能被包入另一團的內細胞群所發育的胎兒體內,成為包入性寄生胎,又稱“胎中胎”。
9、因此,寄生胎與寄主都是孿生的兄弟或姐妹。
10、遺傳學專家認為,有20%以上的婦女受孕后會出現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的現象,但等到胎兒發育到4~5個月時便只剩下一個了。
11、婦產科醫生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產婦在拍X光檢查或B超檢查時,被告知是雙胞胎,但分娩時卻只有一個胎兒。
12、出現這種現 象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胎兒著床不隱,除了一個胎兒扎根外,其余的被母體以某種方式吸收掉;另一種即“同室操戈”現象,一個強壯的胎兒為了爭奪母體營養,將另一個或幾個弱小的胎兒吸收掉或遏制其發育,或將其孿生兄弟的胚胎吸收包裹在自己的體內。
13、這就是寄生胎兒,就可能是“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結果。
14、由于“遺漏孿生癥”所形成的寄生胎是由一個結締組織包裹,故寄生胎發育都極不完全。
15、它們隨寄生的發育而緩慢增大,多數可長到200~600克大小不等,最大者可達2600克。
16、寄生胎的存活年限可隨寄生的年齡增長而存活很久,最長可達30~40年,但多數在寄主幼小時出現不適癥狀而通過外科手術取出寄生胎。
17、[2]不同類型:寄生胎發育程度差別很大,有不同的類型。
18、若兩個孿生胎分離不完全,則形成連體胎兒;若小胎兒寄生在大胎兒體內,這種寄生胎稱為胎中胎,大多寄生于腹腔內,有的外形近似胎兒,有的器官發育不完整。
19、還有一種,寄生胎也可以附著在正常胎兒的體外或體表,稱為外寄生胎。
20、2006年10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收治了一例來自忠縣的怪胎——八肢女嬰,醫院新生兒外科相關專家指出,這是一例典型的外寄生胎患者。
21、而古代典籍上記載的奇病“人面瘡”,亦屬于外寄生胎。
22、相對于外寄生胎而言,臨床上相對常見的寄生胎患者多為內寄生胎,實為被正常胎兒包裹在體內發育不全的小胎,通常,體積較小,包在胎兒體內時,難以發現。
23、有的等到孩子長到幾歲甚至到成人以后,因病到醫院診治時才被意外地發現。
24、這就是民間常傳說“小孩生小孩,男子懷胎兒”的原故。
25、文獻記載: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他撰寫的《本草綱目》第十三卷“草部”里,曾經收錄了這樣一則病例:江南地方有個商人,他的左胳膊上長了一個瘡,瘡口就像人的面孔一樣,口眼鼻俱全,還能“飲食”,用酒滴入它的口中,瘡口的面部便立刻紅潤起來。
26、雖然長了瘡,商人并沒有一點痛苦或不適的感覺。
27、醫生們見了,無不嘖嘖稱奇,說從來不曾見過這種怪病,更不用說治療了,只能名之曰“人面瘡”。
28、現在看來,怪病其實不怪,所謂“人面瘡”,很可能就是附著在胳膊上的外寄生胎而已。
29、[3]類似病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在上世紀90年代收治了一位罕見的“雙頭人”張某。
30、他是云南某縣的農民,35歲,在他圓實的大頭右側長著一個小碗一般大小的“小頭”,頭上有清晰可見的眉毛、睫毛、睜不開的眼睛,眼睛下面有陷落的鼻窩。
31、鼻子下面一張大而突起的嘴里有十二顆牙齒和一條小舌頭。
32、有趣的是,當大頭的嘴吃東西時,小頭的嘴就流口水;大頭的嘴吹口哨,小頭的嘴同時也動起來。
33、醫生用壓舌板撥弄小頭的舌根,大頭的嘴跟著惡心作嘔。
34、盡管如此,張某從小能吃能睡,極少生病;長大以后,犁地播種,耕耘收獲,舂米打柴,與常人無異。
35、因為模樣嚇人,沒有一個姑娘敢嫁給他。
36、在經過了近七個小時的手術后,張某小頭被成功截去,從此,他終于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37、經病理檢查,小頭里面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腦髓,尚未發育成熟,沒有正常人腦的溝紋和腦室。
38、這個小頭實際上是寄生在頭部旁邊的外寄生胎。
39、手術切除及注意事項:寄生胎,有部分脊柱軸及完整的肢體雛形,符合寄生胎診斷標準。
40、曾有病例于寄生胎切除手術后 2 年 2 個月復發,病理診斷為寄生胎術后復發內胚竇瘤。
41、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外科相關專家明確指出:無論是內寄生胎還是外寄生胎,對人體特別是新生兒均潛在有較大危害,有時稍有不慎則會危及生命,必須盡早診斷,確診后須外科手術完全切除,對有異常的病人要加強術后的監測,建議隨訪血 AFP 值,臨床密切觀察。
42、寄生胎主要與畸胎瘤相鑒別。
相信通過鬼面瘡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