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私拆檔案袋”刷爆熱搜,女兒的崩潰,撕碎多少親情的遮羞布
“我沒有說,你就該拆嗎?”
“媽,你把我毀了!檔案袋不能拆開的,拆開就沒用了。”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兒的憤怒和崩潰。
(資料圖)
而母親則很平靜地說:“我不小心,給你補辦一下不就行了。”
“母親私拆檔案袋”刷爆熱搜,撕碎多少親情的遮羞布。
她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許真正讓女兒崩潰的,并不是檔案袋本身,而是從不被尊重的人生。
說起檔案,平時真不顯山不露水,但需要的時候,你離不開。
一般情況下,檔案袋存放在學校或工作單位,如果需要傳遞,也是公對公的形式。
高中畢業或大學畢業,學校一般會把檔案袋以密封的形式交給學生,并且特意交代,不要私自打開。
在檔案袋的封口上,也寫著不要拆開等字樣,并且有蓋章和封條。
有的老師還會特意在家長群里叮囑,讓家長不要私拆檔案袋,因為一旦檔案袋被打開,接收單位就不認可,誰能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呢?
即便你去找原單位補辦,也不會太順利,因為對方也不能確定檔案有沒有被替換,對方核查也需要一段時間,不是說辦就能辦的。
這位母親一句輕飄飄的“不小心”,根本站不住腳,就算女兒沒有交代,但她悄悄從女兒書包拿出,而且忽視上面的文字,真的就是故意。
我們不能說母親惡意,她的出發點應該是好奇,想要更多地了解女兒。
但她采取的方法,給女兒帶來了大麻煩。
我注意到留言區,有人說:“我的檔案袋也被拆開了,好無語。”
看來,這件事不是偶然,而是多發事件。
問題來了,為何父母總喜歡偷偷窺探兒女?
比如有的父母會偷看兒女日記,就算兒女在日記本上裝鎖,也擋不住父母的偷看。
再比如有的父母,悄悄在兒女房間裝監控,美其名曰監督兒女學習,其實早已過了隱私的界限。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父母,你就要明白,她這么做并非真的愛你,而是控制欲。
什么是控制欲?
母子之間曾有個臍帶,臍帶剪斷了,有的母親依然沒走出心里的控制,她認為自己跟兒女是一體的,就會不自覺干涉對方行為,想讓對方服從自己的安排。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對控制欲有個闡釋:“人類內心有種重要的調節和平衡機制,用來應對失控感,緩解對未知的恐懼。
簡單來講,控制欲是失去安全感的體現。
在孩子小時候,對父母都是言聽計從,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女有了自己的世界,他們越是獨立,父母越擔心,害怕兒女遠離自己。
這種想法就會體現在偷窺中,表面說著“為你好”,暗地里,恨不得把你的書包翻個底朝天。
要是兒女反對,父母就會說兒女不聽話,其實真正該反思的人,是父母。
有個經典的動畫短片,叫“瘋狂的編織”。
女子用毛線編織圍巾,隨著圍巾變長,也走得越來越遠,女子只能加快動作,無奈毛線不夠了,她就用頭發編,等頭發用光,才意識到了問題。
痛定思痛,她剪斷了頭發,放手圍巾飄遠,那一刻,她放下了糾結,釋然了。
動畫片暗喻的也是親情,身為父母,要學會放手。
你越想掌控兒女,越容易傷害親情,唯有學會尊重和放手,你和兒女之間,才能找到合適的平衡點。
之所以要講這個話題,是高中畢業的學子有一千多萬,兒女讀大學,家長就必然要面臨分離。
有的父母不放心,恨不得辭去工作去陪讀,完全沒有必要。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成全,相信兒女會獨立,才能讓雙方都不累。
要是依然想管控兒女,結果就是兒女心理長不大,你也過得越來越累。
有句話說得好:“優秀的父母,都是跟兒女一起成長。”
為人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陪伴兒女成長的過程,也需要我們不斷變化姿態,而放手,就是父母的人生必修課。
相關內容
TOP
- 基金/
- 數據
公司
-
集邦新能源:硅料、硅片價格暫時止跌 短期內組件價格將延續緩跌 每日速讀
南方財經6月29日電,據集邦新能源網消息,本周硅料價格弱勢維穩,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