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茶花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搬遷安置部門的支持幫扶下,以“項目為底、產業為根、生態為基、文化為韻、治理為要”繪就出一幅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新藍圖,實現了移民新村的美麗蝶變。
1958年,紅旗水庫修建淹沒擺落、法比、水頭等村寨,庫區人民響應黨和國家蓄水為民、修建水庫的號召,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搬遷安置。2016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先后實施避險解困和村莊改造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從房屋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方面推動移民新村整體提升,茶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3月,把曰者鎮茶花中心村確定為全縣鄉村振興樣板村率先打造,同時列入州級示范重點村建設項目。2022年10月,“美麗家園·移民新村”建設項目啟動實施,項目投入1351.58萬元,建設傳習館、生態停車場、親水橋休閑廣場、旅游公廁、風雨廊道、親水景觀平臺,實施觀光道路改造、綠化工程等, 極大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把茶花村打造成為產業生態化、居住田園化、風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環境優美化的美麗家園·移民新村。
為使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茶花村依托區位優勢和氣候條件,積極探索產業發展道路,2016年15畝早熟蜜桃在茶花村落地開花,2018年第一批早熟蜜桃剛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實現畝產值5000元以上,收入是種植玉米的5倍。為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早熟蜜桃種植中來,茶花村成立了丘北縣綠康種養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將村集體資金用來發展綠色生態的水果產業。同時,每年組織2-3次種養殖技術培訓,有效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目前全村共有早熟蜜桃1000畝、李子256畝,西瓜、葡萄、蠶桑、龍蝦等其他產業也相繼在茶花村“落地生根”。
作為一個壯族村寨,茶花村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在村莊建設中也處處彰顯著民族風情和文化元素。立足于特色文化資源,2021年以來茶花村先后舉辦移民中心村非遺刺繡培訓和2屆壯鄉桃花節,在豐富的民俗活動中推動茶花村多點開花的特色產業,在茶花村一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畫卷已徐徐展開。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合作 | 我要投稿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聯系郵箱:396 029 142@qq.com
版權所有 基金播報
網站所登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為傳播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