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二十四節氣之處暑的到來,意味著難熬的“暑伏”將如潮水般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天朗氣清、涼風送爽。“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處暑時節,伴隨著陣陣清風,農作物逐漸成熟,那動人的秋色徐徐展現,讓人心馳向往。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相對炎熱的夏日,人們更喜歡處暑的涼爽。處暑時節,人們的飲食起居發生較大變化,老一輩們總會讓孩子多吃梨,清甜滋潤,“處暑秋梨最養人”。老福州人則喜歡在處暑時節吃一碗龍眼配稀飯。據當地老人介紹,夏天天氣炎熱,人體消耗熱量較大,而龍眼偏溫性,處暑吃龍眼能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非常受福州人青睞。
【資料圖】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也意味著漁業收獲的季節。處暑時節,我國沿海一帶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歡送漁民揚帆出海,千帆競渡,期待滿載而歸。
福建省首屆開海文化季活動現場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 供圖
“開漁啰!”近日,石獅市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熱鬧非凡,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海洋漁業局等單位主辦的“福見揚帆 漁海同樂”福建省首屆開海文化季泉州主會場活動在這里火熱上演。在汽笛的長鳴聲中,數百艘漁船拔錨啟航奔赴漁場,開啟新一輪捕撈作業。
除主會場外,福州、漳州、莆田、寧德、平潭分會場同步舉行啟動儀式,拉開開漁序幕。各地紛紛推出系列活動,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開海文化季”。其中,石獅推出了漁港風情表演、海貨展銷、閩臺音樂派對、美食市集等活動,以及寫“福”字、剪“福”字、貼“福”字等非遺體驗,吸引眾多漁民和游客前往;福州連江推出了浦口中麻村漁耕文化營地和安凱同心村“HI碼夜市”,用香酥蟶煎、干炊梭子蟹、干炊牡蠣、白灼海蝦等特色美食,打造集娛樂、休閑、美食、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讓市民和游客在連江沉浸式打卡網紅海景、一站式品嘗連江海鮮。莆田市南日島借此契機,舉辦潮汐音樂會暨“開海祈福”活動、福“鮑”平安宴、開海直播宣傳等漁旅融合系列活動,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平潭推出的“燒瓦塔”、詞明戲等民俗節目精彩紛呈,設置了海產展銷區、漁耕文創區和美食游樂區,推出了“最鮮的海鮮”美食節、“漁歌唱晚”音樂會、“頭魚”拍賣公益活動、“為愛歡唱”七夕晚會等配套活動,供游客一站式體驗漁耕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動是省文化和旅游廳展示和弘揚‘福’文化、海洋文化的一項創新舉措,將有助于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培育福文化、海洋文化主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著力打造福建藍色文化旅游帶,推動福建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正如宋代詩人蘇泂的詩句所描述的那樣,處暑到來,秋日美景漸漸鋪陳開來,陣陣微風帶來了千金難買的舒適與愜意,正是出游迎秋賞景好時節。福建各地開展系列活動,推出系列精品旅游線路,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
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九曲溪畔,一場以“山盟海誓·戀在武夷”為主題的七夕夜跑活動,吸引了200余人前來體驗5.2公里武夷特色的山盟海誓之旅。“本次活動圍繞大王玉女的愛情故事,串聯佳偶天成、風雨同舟、千里姻緣一線牽等打卡點,吸引眾多選手通過奔跑、漫步等不同方式,沉浸式體驗大王峰和玉女峰的愛情故事,感受武夷山雙世遺國家公園奇秀的自然風光。”武夷山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期間,當地還推出了七夕廟會、野奢營地體驗等,融合燒烤、啤酒、甜點、音樂等元素,充分滿足年輕客群的個性化體驗需求。
“海絲鄉愁”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供圖
天高云淡,走進秋日的鄉村,隨處可見農民們忙碌的身影。一片片金黃的稻谷陣陣飄香,山溪邊的柿樹上結出累累碩果……日前,泉州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單位聯合發布了4類12條“海絲鄉愁”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包括夢幻海濱游3條、詩意田園游4條、民俗文化游3條、紅色研學游2條,旨在趁著處暑時節,邀約眾多游客走進泉州領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激發更多人的“鄉愁”,并以鄉村旅游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處暑之后,隨之而來的秋日美景,往往會成為文人墨客的靈感所在、素材之源。近日,福建省圖書館策劃推出了“天地始肅,處暑迎秋”——處暑節氣朗誦作品征集活動,邀請廣大讀者朗誦與處暑節氣相關的詩文,感受文人墨客眼中秋日的生機與美好。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合作 | 我要投稿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聯系郵箱:396 029 142@qq.com
版權所有 基金播報
網站所登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為傳播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