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鹽堿地上創奇跡,萬畝冬棗田見證致富經
2023-09-08 18:29: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渭南9月8日電(韋香惠 張一辰)“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小坡村黨總支書記薛安全站在萬畝冬棗示范園的觀景臺上說道。
9月7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小坡村萬畝冬棗示范園。薛安全回憶起20多年前,小坡村的人均收入還只有幾百元,是省級貧困村。現在,小坡一片新氣象,萬畝冬棗田展現在眼前,家家戶戶一年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冬棗采摘體驗館 韋香惠 攝
大荔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冬棗為主導產業,位于縣域東部,占地面積520.01平方公里(約78萬畝),覆蓋安仁、范家、兩宜、趙渡、朝邑5鎮,冬棗種植面積24萬畝,覆蓋率達65%,產業園總產值67.2億元。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萬元,比全縣1.67萬元的平均水平高出近40%。
“冬棗不是誰種誰就能掙錢的,里面學問可大著呢!”薛安全告訴中新網,小坡村原本是在一片鹽堿地上,常年陰雨天氣,冬棗皮薄肉脆并不耐受。剛開始的幾年,當地農民沒有冬棗種植經驗,后在縣委縣政府和專家的指導下,嘗試搭棚種植,才有了現在的萬畝冬棗示范園。
如今的大荔冬棗已經成了當地現代化農業建設的一張名片。“我們建設了集種植、交易、物流、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產業園,把冬棗做成了產業鏈。”薛安全說。
冬棗種植大棚 韋香惠 攝
據大荔縣林業局紅棗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愛英介紹,當地還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開發了棗園精準施肥手機應用軟件。棗農只需輸入自家棗園位置,就能實現精準施肥,降本增效。
此外,大數據、云平臺、區塊鏈等現代農業技術也被運用到智慧冬棗種植當中。周愛英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圍繞‘土壤健康、綠色防控’,提高冬棗品質;通過棚體提升,引導冬棗設施栽培智能化應用、簡約化管理;將智慧農業貫穿到冬棗全產業鏈,提高投入產出比例。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冬棗產業。薛康今年37歲,在2016年以前一直在西安做小生意,在感受到家鄉冬棗產業發展興旺后,選擇了回鄉發展。“現在承包了400多畝地,建設好大棚的有200多畝,今年情況好的話能有1000多萬的收入。”他說。
未來,薛康計劃把倉儲、物流等都做起來。據了解,大荔縣還建設了大荔冬棗物流產業園,打造農產品物流行業合作交流、產品展示、服務對接平臺,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讓更多人品嘗到大荔冬棗。(完)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鹽堿地上創奇跡,萬畝冬棗田
- 中科藍訊:業績增長主要受市場需求復蘇、新產品推
- 金觀平: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 萊特光電:OLED有機發光材料可用于折疊屏手機OLED
- 孕婦補鈣補到什么時候就不用補了(孕婦補鈣補到什
- 星輝娛樂:作為風靡端游時代的超級IP,冒險島在全
- 英媒 : 弗利特伍德將皮特-懷爾德和羅賓遜視為新
- 2023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展位圖(食品、汽車、醫療展
- 最新!西安地鐵通知:該站臨時關閉!
- 中鹽化工:中鹽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已在近期完成
- 白露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吃蝦餅、賞騎樓 兩岸媒體人漫步北海老街
- 什么是杭州?
- 英女王去世一周年,英國國王查爾斯發聲明致敬已故
- 【雄安之聲】河北省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
- “雙爭”進行時丨雄縣胡各莊村:以“小積分”撬動
- 冠軍品質 “跆”上有我!這場比賽在雄安舉辦
-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園區精準服務?為企業
- 古瓷古幣古刀劍,百余件優秀民間藏品亮相潘家園
- “20中駿02”盤中臨時停牌 停牌前跌超20%
- 胡歌新片首映,多位明星支持,人情世故就體現出來
-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以大討論活動為契機 扎實推進
- 《重生邊緣》全球同步上線,英特爾銳炫顯卡+XeSS
- 蔡國慶:流水時光里,依然激流勇進的人
- @雄安人,雷陣雨+雷暴大風天氣來襲!
- 雄安新區首個央企產業鏈樓宇掛牌!
- 加快材料探索與開發的步伐
- 港媒:黑色暴雨警告已超過12小時,破香港歷來最長
- 關勇:讓“苦”連翹種出“甜”產業
- 新顏值、新場景、新賽道!保定,開啟“寶地”之門
- 叮!這有一份古人消暑秘籍,請查收!
-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家鄉雄安丨雄安新
- 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在廈門啟動
- 利爾達:目前大部分芯片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已經
- ST曙光9月8日盤中漲停
- 符合標準的個人首套住房貸款 無需申請銀行統一批
- 一見傾心 九九相伴!普陀婚登主題頒證活動預告
- “中藥版酸梅湯”火了,杭州醫保部門:非疾病治療
- “外灘大會”熱議黃浦金融科技發展,擘畫“一帶一
- 干貨,設計師常用的商業空間飾面材料,網紅店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