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月CPI環比上漲0.4% 美聯儲全新計劃已蓄勢待發
2021-10-15 08:19:36 來源:北京商報
前所未有的供應短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共同推高著生產成本,也推動著美國通脹再次超出預期。在節節走高的CPI數據前,美聯儲一直堅持的“通脹暫時論”變得越來越沒有說服力。最新釋放出的會議紀要表明,美聯儲縮減購債的計劃已箭在弦上,全球超寬松貨幣政策轉向的里程碑時刻,或許快要來了。
CPI達13年來高位
隨著勞動力和原材料短缺繼續推高供應鏈短缺,美國9月通脹加速攀升。美國勞工部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4%,高于前值和預期的0.3%。同比來看,9月未經調整CPI上漲5.4%,較8月的5.3%小幅回升,但與6、7月時持平,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具體來看,雜貨、油價、新車、租金和家具的價格都出現上漲,無一不在推動著CPI走高。不過花旗集團駐紐約首席經濟學家霍倫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表示,看通脹水平不僅要看通脹數據本身,還應關注勞動力市場趨緊以及相關的工資增長;此外,企業轉嫁投入成本,也有可能讓能源價格上漲成為通脹上升的動因。
此外,由于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生產中斷和需求增加,企業面臨著原材料稀缺的情況。卡車司機短缺疊加消費者對商品的持續需求,使得港口不堪重負,進而導致貨物交付延遲以及運費飆升。
一直以來,美聯儲官員堅稱通脹僅是“暫時的”,并將其主要歸因于供應鏈和需求問題。但幾個月過去,通脹不僅沒有消退的痕跡,反而愈演愈烈。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則分析道,美聯儲從前強調通脹是暫時的,可以說是一種趨重避輕的說法,當時是側重于經濟復蘇、刺激就業,相比這兩點來說,此前通脹水平并不是首要考慮因素。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也表示,美聯儲反復強調“通脹暫時論”,主要是為了穩定市場情緒,為實施寬松政策推動經濟復蘇爭取更多時間。
“但現實使美聯儲該說法不攻自破”,王有鑫進一步指出,此前市場基于過去低通脹、低利率的歷史,對寬松政策環境下通脹快速攀升的預期有所低估。而考慮到美國居民手中擁有大量超額儲蓄和被疫情壓制的服務業消費需求,隨著疫情形勢改善,占美國CPI權重約80%的住宅、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娛樂等分項價格均將上漲,通脹上升將不可避免。
縮減購債板上釘釘
不降反升的通脹也讓美聯儲動搖了之前的說法。北京時間周四凌晨,美聯儲公布了9月FOMC會議紀要。在短短13頁會議紀要和美聯儲職員經濟預期中,通脹一詞出現多達79次。
雖然該會議在CPI數據公布之前舉行,但多數美聯儲官員在會議上認同,由于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力短缺持續的時間以及對價格和薪酬的影響都要比預期的嚴重,通脹的主要風險依然趨于上行。
同時,隨著美聯儲超寬松政策進入轉向階段,市場正在熱切期待有關何時動手Taper的消息。最新的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普遍認為只要經濟復蘇基本保持在正軌上,一個逐漸減少購債直至明年中完全中止的日程將會是合適的。FOMC委員們在9月會議上表示,如果在11月會議上作出Taper的決定,啟動這一進程的時間將會是11月中旬或是12月中旬。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表示,會議紀要清楚地表明,除非發生災難性事件,否則美聯儲基本就將在11月2日-3日的下次FOMC會議上宣布減碼。
對于美聯儲Taper的計劃,楊水清表示,雖然按照計劃也是此時開始動作,但當前的通脹壓力無疑加重了美聯儲行動的決心。而考慮到美聯儲11月決議召開于月初,美聯儲或許能做到“當月宣當月減”。
在美聯儲紀要中,官員們還討論了一種示例性的減碼路徑:這一路徑揭露了每月減少資產購買的具體速度——美聯儲將每月把其8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規模減少100億美元,并把其每月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購買規模減少50億美元。
按照該計劃,美聯儲可以從11月中旬開始削減,耗時8個月到明年6月完全結束本輪QE;抑或從12月中旬開始削減,到明年7月完全結束本輪QE。這與此前多位官員公開表態一致,美聯儲則將其稱為“直接、適當、可能遵循”的模板。
此外,還有幾位與會者表示,他們還傾向于比150億美元/月更快的Taper速度。更重要的是,紀要顯示沒有一位委員傾向于延后或者放緩Taper節奏。
加息還遠嗎
雖然Taper路線圖已逐漸明晰,但通脹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王有鑫指出,從上半年看,推動美國通脹上行的更多是超額流動性刺激下的需求復蘇因素,而目前逐漸轉變為供給端因素,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勞動力短缺共同推高了社會生產成本,并逐漸傳導至消費端。
王有鑫進一步分析道,相較需求拉動型通脹,成本推動型通脹對經濟的負面作用更大,不僅會對企業擴大生產產生抑制作用,還可能限制就業的增長,從而對消費和經濟復蘇產生沖擊。上世紀70、80年代發達經濟體普遍存在的“滯脹”周期就是成本推動型通脹。
而相較于干脆且明確的Taper預期管理,會議紀要對于加息時間的表述顯示美聯儲官員們存在較大的分歧。在上個月會后公布的經濟預期中,18名委員中支持和反對在2022年底前加息的各占一半。
楊水清對此分析道,加息與Taper還是有一些差異的,如果加息提高利率,緊接著就會帶來國債的償還壓力。對于何時加息,市場預期不一,最早的預測可能在明年。
康楷數據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也表示,關于加息問題,美聯儲會慎之又慎,相比于Taper,加息對市場心理的影響要更大,至少加息會從根本上改變債市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地位。因此,雖然美聯儲表示加息和Taper二者相互獨立,但Taper結束后,是否會立即啟動加息,仍然存疑,疫情還有經濟復蘇情況依然是兩個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王有鑫則認為,目前看,隨著通脹持續上漲,美聯儲加息可能將比預期更早來到。在貨幣政策制定損失函數中,短期看,物價上漲對居民的影響更加直接,目前美國消費增長逐漸疲軟,將驅動政策制定者對物價作出更加直接的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2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也警告說,全球通脹上行風險加劇,通脹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如果通脹持續居高不下,美聯儲與其他央行有必要準備應急計劃,提前提高利率以控制價格上漲。
(記者 陶鳳 趙天舒)
推薦內容
- 當前頭條:極目快評|3胞胎姐妹同日出嫁,只需隨一
- 天天動態:安徽亳州多地市民凌晨聽到巨響,官方回應
-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推進“鄂電紅馬甲”服務落地,保
- 環球觀焦點:走進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感受沙湖畔
- 世界快看:一盤棋系統化 武漢市加速推進多城環保
- 環保先行,頗爾助力百威實現啤酒無硅藻土膜過濾項
- 請把手機橫過來! 這是一幅長長長長……長的各族
- 焦點訊息: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
- 增額終身壽險持續受熱捧 “富德生命傳世金尊保障
- 怎樣選擇成長股?成長股的股票有哪些?
- 共享共創共贏:恩施神農架襄陽攜手簽約創客協議
- 大亞灣海事局聯合鹽田海事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
- 【全球時快訊】華中地區最大載重噸原油船“長祥洲
- 西安班列再出發!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助力企業出口
- 瓊州海峽2人騎水上自行車遇險被安全救起
- 世界觀點:滬蘇VTS覆蓋水域船舶 “一次性船位報
- 元培智庫正式更名為元培工匠專家谷
- 燕園人合集團董事長應邀實地考察魯中職業學院
- 全球熱頭條丨桓臺縣召開大整治大提升行動暨全域公
- 當前快訊:臥龍區應急管理局:全面開展2023年備汛
- 世界快看點丨黎黃陂路歷史文化街區入選國家級旅游
- 開往春天的大巴——山東理工大學62名畢業生走進淄
- 【全球熱聞】武漢周末最高氣溫將超過20℃
- 焦點簡訊:對中國負責、對世界負責的現代化新路(
- 當前信息:開局之年“hui”藍圖丨未來農業什么樣
- 全球微頭條丨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 環球看熱訊:梁倩娟:加大農產品深加工 讓農產品
- 觀速訊丨年入賬100億、門店超8200家,瑞幸急赴下
- 焦點快播:雙休日天氣晴好,最高溫沖上20℃+
- 好戲連臺迎兩會!這里有個超10萬人看戲的“大劇場
- 天天快看:@太原人!婦女節即將來臨 我省景區專
- 天天熱文:宜賓南溪區發揮統戰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教
- 環球熱點!武漢樓市回暖?2月新房成交創17年新高
- 指紋支付額度有限制嗎?指紋支付有什么要注意的?
- 如何設置指紋支付?指紋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
- 法獅龍“頂墻一體·才高級”隱形變頻浴霸全國發布
- 全球觀熱點: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一行蒞臨
- 快資訊丨臨沂市體育局黨員志愿者到臨沭縣開展愛心
- 簡訊:先“成人”再“成才” 建立多元評價機制
- 天天視訊!“南粵21式”實在是高!哪招你最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