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七夕,七夕不是“情人節”,記得“3做2忌”:老傳統不能忘
明天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估計不少年輕人都在準備過“情人節”,其實這個日子從古至今都不是情人節。
老人說,七月初七“做三事,忌二事”,老傳統不能忘,分別指的是啥事?
(資料圖片)
“七夕”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與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源于上古時期人們對星象的崇拜,真正形成故事是在南朝殷蕓的《小說》一書中,書里稱:織女是天帝的女兒,自幼生得心靈手巧,深得天帝喜歡。
長大后的織女勤快又懂事,年年月月伏在機杼上忙碌,織出了錦緞般的云霞天衣,把天空裝扮得分外美麗。
一次天帝駕臨,見女兒因為忙于織綿而形容枯槁,頓時心生憐意,就把她許配給河西勤快又老實牽牛郎,希望他們能互相照顧、互相扶持。
誰知織女出嫁后卻只安于自家的小日子“遂廢織杼”,再懶為天庭織綿。于是天帝大怒,便“責令歸河東,但讓一年一度相會”,從此這“小兩口”便開始了河東、河西分居的日子。
一直魏晉時期,這個故事都是“織女因婚后慵懶而受到懲罰”的典型。但是民間的婆姨們卻不滿意,于是,這個故事又經過了數代人的加工,最終成了凡間的窮小子和天上仙女的愛情遭遇,宣揚的是勤勞善良的人能得到“仙女”的青睞。
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七夕都不應該是“情人節”。因為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是個悲劇,沒有團圓和幸??裳裕硗馀@煽椗荒暧?64天的相思之苦,只得一天的相聚,這注定是個悲劇,有不幸、凄涼和悲愴,卻沒有一絲絲的喜悅和甜蜜。
七夕記得做3事
1、乞巧:古代的七夕,是民間女士們“賽巧”“斗巧”和“乞巧”的日子,其中穿針乞巧源于漢代,是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
據古籍《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她們在七夕結彩線、穿七孔針,誰穿得快誰乞到的巧就多,穿得慢的要把事先準備好的禮物輸給勝者。
因為織女手巧,所以女士們也會在這天拜織女,乞求能得一雙巧手,當然也會乞求自己能越長越漂亮,將來嫁個如意郎君等。
2、 拜魁星:七夕不只是女士們的節日,也是男士們拜魁星求功名、求官運和財運的日子。相傳魁星是掌管天下文運的神仙,他手持魁星筆,專門點取求功名之人的名字,一旦被他點中,以后必定是文運開達,官運亨通。
相傳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功名利祿的人必定會在這天祭拜,希望神仙賜給自己好運,以后都能魁星高照、仕途順利。
3、祭祖、種生:七月初七也是被古代人相當重視的“五臘日”之一。據古籍中記載: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初一民歲臘,此五臘日宜祭祀先祖。
其中七夕的道德臘,是“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之日,這天可祭拜祖先、求福求壽等。
除此之外,七夕也是古代人“種生求子”的大日子,新婚及想要孩子的家庭,會提前把豆子浸入水碗,等它們慢慢生出數寸的芽。
到七夕當天,再找來紅、藍絲線扎成束,作為得子得福的象征,據說種生求子非常靈驗,不出三年,所求必然如愿。
七夕兩不做:
七月初七是庚申月壬子日,申子辰月逢壬是月德;立秋后的子日是時德;壬子日是天恩日之一,六月壬日又是月恩吉日,所以這天是個宜祭祀、祈求的大好日子。
申月以子日起青龍,七夕是申月子日,正是青龍日之一。青龍屬少陽、居東方,代表萬物生長的力量,所以七夕應以晴天為主,如果陰雨則不利萬物。
這天也是“建除十二星”中的定日,定為“不動”,不動即代表沒有生機,是死氣沉沉之意,可祭祀、祈福,不宜官訟、出行等;七夕為道德臘祭祖大日,也不宜談情說愛,宜獨居自清。
相關內容
熱門推薦
-
明日七夕,七夕不是“情人節”,記得“3做2忌”:老傳統不能忘
2023-08-21 16:06:25 -
2023年角鋼塔上市公司一覽,角鋼塔股票今日股價查詢
2023-08-21 14:49:19 -
在社會上混,必須要懂得的“心眼子”?。?! 1、別人請客,要懂得晚5分鐘。 2、手頭
2023-08-21 14:17:47 -
劉亦菲最新廣告被嘲,面部浮腫牙齒搶鏡,陷入85花同款處境
2023-08-21 14:04:28 -
北極雄芯獲超億元融資,Chiplet技術為AI算力利用率提速!|一級市場前瞻
2023-08-21 13:22:53 -
母版怎么設置動畫(母版怎么設置)
2023-08-21 13: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