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 泉 最新消息
湖南日報[gf]2022[/gf]新湖南客戶端7月4日訊
——自古以來,無論是神話般的大禹治水,還是我國舉世聞名的南水北調浩大工程,都離不開水。水不僅是生命之源,更是人類一日三餐口中糧食豐收穩產的生長之源。
一
(相關資料圖)
君山區許市鎮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天井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天井山南望如鏡是洞庭湖,飄若似玉帶的是萬里長江,龍與仙的神話故事千百年流傳。
天井山因天井而得名,相傳天井山頂有一井與天高,井中四季水涌不息,井旁前后是巴華兩地之界,毗鄰而建有巴華兩地的廟宇,香火不斷,鐘聲誦經聲相聞。人們雖說沒見過天井中的泉水,但天井山林場后山腰的半月泉卻是終年清澈見底,水質清甜,成了遠近居民和上山之人取水飲用的首選之地。更神奇的是,每到天干大旱之年,此泉也不枯竭,若是水盡快見底,上山口干之人只要面對石壁大喊三聲,須臾之間,泉底石縫中便汩汩冒出清泉。
林場前面就是沐浴壩,傳說中的沐浴壩兩山相映,翠竹綠樹成蔭,壩中水清如玉,是仙女夏天沐浴之池。沐浴壩南端山崗上有一形似米粒狀的巨石突兀傾斜在石壁上,遠遠望去揺揺欲墜,下面是一條蜿蜒盤山的公路通向林場,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就是當地人耳熟能詳的天米石。傳說天米石下面有一個斗大的石坑,每天雞叫五更后石坑中便神奇地涌出滿坑的大米,恰好能滿足一百和尚的一日三餐,還有廟里的貓狗之食。緣于此,一些和尚道士遠道慕名而來,天米供不應求,僧多粥少。就有和尚突發奇想,請來石匠師傅把石坑鑿深加大,讓人大惑不解的是石坑鑿大了,再也涌不出一粒大米了,而是滲出了殷紅的血跡。從此之后,昔日煙火繚繞鼎盛的廟宇就衰敗了。解放后,新中國百廢俱興,大躍進大修水利,就有了如今的鳴放水庫。
二
鳴放水庫下面就是許市鎮崇慶村,以前叫月山村,崇慶村是月山村與土橋村的組合村。
月山村依山而居,水資源極度匱乏。自鳴放水庫建成后才大大解善水資條件,整個村的水稻灌溉基本上依賴鳴放水庫供水,若是遇到罕見的干旱之年就難保豐收。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為了確保豐收,以防大旱之災,七十年代政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靠手挖肩擔的日夜奮戰,建成了從白浪湖取水的二傳三傳提水抗旱灌溉渠道,以保大旱之年的萬無一失。
隨著鳴放水庫的不斷加固完善,水庫的增容加大,月山村一千多畝水稻全部靠鳴放水庫灌溉,備用的二傳三傳機埠開始荒置廢用,機房年久失修破爛不堪,機器閑置生銹無人問津,渠道坍塌填毀時有發生,終有一日,這些曾功勞顯赫的抗旱機埠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之中了。
三
2022年,天降大旱,曠日持久的干旱,晝夜不停的放水灌溉,讓鳴放水庫也力不從心,傷腎虛弱,眼看就要竭澤而漁。時任崇慶村的村書記劉亞偉心急如焚,一千多畝的水稻正待打苞灌漿。水!水!水!成了最艱難的頭頂大事。
曾經的抗旱機埠沒有了,老天像是要懲罰無助的農民,每天都是烈日焰焰,不僅是要烤干漆黑的農民,更是要吞噬快到手的水稻。
鎮里成立了抗旱總指揮部,村里火速開展抗旱救災行動,有條件馬上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抗旱高于一切。
崇慶村的旱災是全鎮最嚴重的一個村。別的村只是無水可抽,只需要清淤挖溝引水即可,而月山老村卻是無機埠抽水,無渠道供水,真是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唯一的辦法就是臨時安裝抽水機,臨時架設水管。沒有資金想辦法,沒有設備千方百計去借,劉書記帶領村委一班子人馬日夜奮戰,硬是在四天之后響機上水。望著那像游龍般的水管爬坡上嶺,再看看一個個累得像泥猴子紅著眼睛的村支兩委干部和群眾,劉書記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一個巨大的夢想開始在他的腦海里閃現,他要建一座大功率高速抽水機臺,讓白浪湖的水像泉水一樣,只要大喊三聲就鉆地爬坡從地下源源不斷冒出來,讓古老的神話變成現實。
四
自古大旱之災,一般都是連年大旱,史冊記載中就常見三年大旱之說。進入2023年,春季少雨,江河湖泊繼去年水位一直低落,水庫更是嚴重缺乏補水,進入夏季,旱象出現,綜合各種經驗,歷史上罕見的大旱之說已形成。
5月1號下午4點多,崇慶村原土橋村公路傍一處的水管出水口邊,聚集著一群翹首以盼的人群。劉書記看了一下時間,撥響手機,向對方發出了試機的宏亮指令。
這是什么情況呢?這還得從去年抗旱說起。通過總結去年抗旱的臨時經驗,讓劉書記深有體會:抗旱不能臨時抱佛腳,要未雨綢繆。抗旱最根本的問題是徹底解決從白浪湖取水的排灌設施,真正做到一勞永逸有備無患的效果,這就是去年抗旱腦中閃現的夢想。考慮到白浪湖到月山的水平落差之高,以前的排灌水渠損毀,要想按傳統的方式恢復取水達到二傳至三傳的標準,除了多個機埠的建設外,最難的是渠道的重新建設,那將是一個不可復圓的夢想。且不說土方工程的巨大,單從解決征地一關來說就牽扯到無數人的利益。劉書記一直在心里思索著這個問題,他一次次論證后否定了這個傳統的方案。要想高質高速花最小的成本建好抗旱補水工程,必須另劈蹊徑,大膽走科學發展之路,引進高科技材料pec拖拉水管,從白浪湖邊鉆地爬坡到茅屋嶺,與原來的地下水管連接,把水直接引到港東,再從港東傳到港西,再上返到大壩,再按需求上返到各組。全程2000多米,需經過4—5次的返水。工程之巨大單用嘴說一遍也讓人難懂費神。
這么大的水利工程,預算需35萬,雖說得到了鎮領導的拍板支持,但具體的認證與操作還是靠村兩委一班子人馬,特別是沉重的壓力和責任大都壓在劉書記的肩上。他既要運籌帷幄,又要決勝于千里之外,既要統籌兼顧,又要身先士卒,用行動和決心踐行著振興鄉村的時代夢想。
按工程員的介紹,這樣高的落差,682米八進八出的管道,配上45千瓦的高速電動機,預計開機后20分鐘就能出水,可時間到了卻仍不見一滴水,水管中只有沉悶的震動聲。大家說說笑笑地繼續等待著,大都離開出水口走向對面的樹蔭下。唯獨劉書記還一屁股坐在出水口邊的石塊上。此時的太陽已偏西,失去了中午時的溫度,但劉書記卻感覺到心悶發熱,他臉色凝重,大口地吸著香煙,感覺心跳在加速,一股無形的壓力與恐慌圍繞著他,他不動聲色地挺了挺腰,外表看來正襟危坐優雅地吸著煙,但細心就會發現他的有點禿亮的額頭上已泌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把還沒吸完的煙用指甲摁著使勁地在石板上碾,像是想為出水口使勁用不上后的無可奈何。25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這間隔的短短5分鐘,卻像是長長久久的一個小時,一個難眠的長夜。
此時此刻,他想到了月山村那一片還等著水待插的農田,水庫已快見底,只能保水庫下的兩個組,昨天碰到擔水保秧的張嗲尋問幾時能響機抽水化田,他還興奮地告訴老人:“張嗲,明天就響機試水了,您就準備整田插秧吧。”張嗲當時那期待的臉上笑開了一朵燦爛的菊花;他想到了已經插了秧的農戶為田間缺水焦急的樣子,聽說王奶奶都焚香跪拜求雨了,一想到王奶奶那行走顫巍巍的樣子,他的心里就難受。老人為水找了他三回了,每次他都說快了快了,如果今天試水成功,他打算第一個就去王奶奶家,告訴這個好消息,讓老人不要再跪拜天了;他的腦海里天馬行空般的,亂哄哄的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但他的耳朵卻始終高度警覺著水管里的動靜。“咚咚咚——咚咚咚……”管道里傳來這不緊不慢的聲音,像是拳頭恨恨地捶在他的心口上。35分鐘又過去了,他開始坐不住了,彎下腰低頭貼近水管,心里飛快地思索著:如果試水失敗,就連夜去換大功率的電動機,不管花費多少代價,一定要把白浪湖的水引上來。
40分鐘到了,“咚咚”之聲愈來愈近,愈來愈急,突然,一層黃色的泥巴慢慢地冒了上來,劉亞偉書記也不顧皮鞋是否弄臟,驚奇地用腳一踩,就在這一刻,被踩穿的黃泥巴里涌出了渾濁的黑水,一下子就漫出了管口。“嘩啦”一聲,這夢中最動人的聲音輕暢歡快地響起來了,潤濕了干枯久了的歡呼聲。
投資35萬之眾的高速拖拉管抽水機試機成功了,白花花的水流神奇地從地下管道中冒出來。如有需要,只要對著手機喊一聲“送水,”清涼的長江水就會源源不斷通過華洪大運河進入冷家湖,再流入白浪湖抽送到天井山下,其間要經過五次返水才能到達最遠最高的良田。真是歷經千難萬險,爬坡上嶺。現在,原月山村的一千多多畝水稻基本上都能灌溉到田,真正把神話變成了現實。
五
前幾天筆者隨君山融媒體采訪了崇慶村的集體經濟西瓜基地,讓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一垅垅西瓜地連成一片,碧綠的西瓜葉間掩藏著一個個嫩綠的西瓜。遠處的西瓜大棚白茫茫一片,一輛輛三輪摩托車載著鮮嫩碩大的西瓜穿梭在鄉間的公路上。
我們村這片集體經濟西瓜基地有近40畝,除了我們村支兩委的領導親自參加勞動外,我們還解決了一些村民的就業問題,目前已請工250個,為村民創收近4萬元。估計西瓜毛收入有30萬元左右,扣除人工,成本可獲利20萬,能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一些村開支,為村里收支平衡良性發展打下基礎。這是劉書記信心滿滿給大家算的一筆賬。
夏風送爽,荷香瓜甜,我們乘興驅車來到了鳴放水庫。偌大的水庫,空蕩失色,往日碧水滿壩的水光天色已風光不再,黯然傷神。唯獨那天米石仍癡心不改,孤獨地屹立在危崖之上。
天米石的傳說雖然很美,但傳說中總是要靠老天的恩施,石坑出米總有失靈之日,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與天斗與地斗,相信科學,發動群眾,抗旱保豐收,讓大家五谷豐登有余糧。面對天米石,聽著劉書記這鏗鏘有力的話語,我們感悟頗深,似乎看到了振興鄉村的希望。
沿著老路下壩,只見山青樹幽,風景如畫,轉彎便是一村莊,大幾戶農舍。家家庭院整潔干凈;戶戶門前水泥路相通。相鄰玉米黃豆翠綠掩映;籬落黃瓜豆角縈架。既有經濟價值,又添農家風味。再一回頭,車過劉家沖,路旁迎來一簇簇鮮艷斑斕的格桑花,近看如一群彩蝶翩翩飛舞。不由得讓人如入畫中,神清氣爽而陶醉其中。
劉書記見我們喜形于色,深有體會地說道:振興鄉村,要有硬核的建設助經濟騰飛,也要適當的加大在環境、衛生、文化上的投入,打造秀美鄉村,引導村民過渡到美好的生活中去,提升村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素質。
臨別之際,深感不虛此行。有人說,遺憾半月泉沒去,體驗一下喊泉的神奇。有人答曰:崇慶村這抗旱地下管道不正是喊泉神話故事的翻版嗎?!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抗旱水利工程,將載入史冊,成為新的喊泉神話。
相關內容
熱門推薦
-
喊 泉 最新消息
2023-07-05 22:06:33 -
速讀:怎么把excel打印在一張a4_excel怎么打印在一張a4紙上
2023-07-05 18:38:28 -
ot試驗陽性是什么意思_ot試驗_要聞
2023-07-05 18:21:36 -
男子偷拍裙底被倆小伙按倒,路人稱“不至于”被霸氣回懟
2023-07-05 18:00:21 -
奧瑞金(002701.SZ):2022年度權益分派10派1.2元 股權登記日7月11日_焦點滾動
2023-07-05 17:24:20 -
構建互聯世界:e絡盟與TE Connectivity 將于2023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聯手展示智能解決方案 環球滾動
2023-07-05 17:20:28
精彩推薦
- 1 喊 泉 最新消息
- 2 速讀:怎么把excel打印在一張a4_excel怎么打印在一張a4紙上
- 3 ot試驗陽性是什么意思_ot試驗_要聞
- 4 男子偷拍裙底被倆小伙按倒,路人稱“不至于”被霸氣回懟
- 5 奧瑞金(002701.SZ):2022年度權益分派10派1.2元 股權登記日7月11日_焦點滾動
- 6 構建互聯世界:e絡盟與TE Connectivity 將于2023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聯手展示智能解決方案 環球滾動
- 7 支付寶答答星球刷積分_支付寶答答星球題庫
- 8 雙方均違約怎樣樣判決_環球即時看
- 9 今日熱門!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計算_附利息支出的企業所得稅各種規定匯總
- 10 北大教授寄語畢業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耐心是最大的智慧-環球快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