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藝術、科學、電競……上海拓展“公園+”,公園還有這么多的可能性|公園城市
2023-08-25 08:35:49 來源:騰訊網 小 中
圖說:復興公園茶室內的藝術展 新民晚報記者金旻矣 攝(下同)
雕塑藝術放下身段,通過公園平臺走進市民生活;學生巧思實現落地,通過公園內的“藝術季”走上街頭;科學和自然教育更是與公園“天然契合”,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在上海,公園已不僅僅是公園,而是可以“接入”體育、文化、音樂、藝術、戲曲、紅色資源、閱讀等各種功能。
(資料圖片)
去年6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進上海市公園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推動“公園+”與“+公園”建設。9月,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十四五’期間新建改建的公園中,增加體育、文化、音樂、藝術、戲曲、紅色資源等元素,創建各類主題公園”。今年8月,全市各區已舉辦各類主題功能拓展活動100多項。
上海的公園,正在擺脫“千園一面”。
座椅設計通過“眾籌”走上街頭
今天下午,靜安雕塑公園內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第七屆國際雕塑展做著準備。下周,本屆新增的30多件展品將陸續進場,拉開又一場“雕塑盛宴”的序幕。除此之外,位于地下的藝術中心內也忙碌不已,上半年的《天人本一》華海鏡書畫展剛告一段落,下半年又將舉辦“林明杰個展”室內展等展覽。
“今年的雕塑展將拓展覆蓋范圍,提升市民參與度。”靜安區綠化管理中心公園科徐信儂告訴記者,除主展區外,全區還布置了9個延伸點位,涉及菜場、居住區、商業體、沿街綠化、學校門口等。通過行為藝術、手繪等形式,拓展雕塑的表現形式,讓“高大上”的藝術“放下身段”,更親和地走進市民生活。
同樣充滿藝術氣息的,還有復興公園內的五把座椅。座椅一半黑色一半金色,云紋等中式圖案與西式鐵藝花紋相結合,“法中合璧”頗有藝術感。座椅上的銘牌則刻有詞句和企業名,比如“為你建一座樂園”“一把座椅一份心意”等。
圖說:復興公園的斐茗椅
“這是‘斐茗椅’,斐指Coffee咖啡,茗指中國茶。設計者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景觀工程院學生何正昊,在2021年復興公園公共藝術大賽中獲優勝獎。”黃浦區綠化管理所公園管理科臧軍表示,當時征集到了200多位高校學生和青年設計師的作品,為讓優秀作品落地,黃浦區綠化部門聯手相關部門向社會征集認捐認養。最終,由五家企業分別認捐的“斐茗椅”在今年初走進了復興公園。
圖說:椅子由不同企業認捐
此外,思南公館的網紅座椅“城市心跳”座椅、玉蘭園的“飛花”座椅和西藏南路太倉路口“啟園”的“心動”座椅,創意均源自“環復興公園藝術季”系列活動。目前,共有9件藝術作品走進了黃浦區的街區和公園綠地中,將“公園+藝術”的拓展功能向街區延伸輻射,最終回饋市民,也令城市更像一座“大公園”。
拓展“公園+” 接入無限可能
不只是“+藝術”,上海的“公園+”還能接入無限可能性。
“公園+自然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今年,靜安雕塑公園借助與上海自然博物館比鄰而居的“優勢”,首次嘗試與自博館聯手舉辦特色科普直播導覽,效果出奇地好。“3月,第一場科普直播導覽‘春天的第一枝梅花’在靜安雕塑公園梅園舉辦,約22萬人次觀看。5月,在閘北公園舉辦第二場‘走進城市江南園林’直播導覽,觀看數為26.52萬人次。下半年將在大寧公園舉辦第三場。”徐信儂說,“自博館有著非常專業的力量和強大的傳播平臺,科普屬性與公園也能無縫銜接,這種形式讓更多市民能了解公園植物特色。”
復興公園則另辟蹊徑,將眼光瞄向了“公園+科學”。初夏時節,園方聯合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打造了一場“Lab+Park(來吧!葩科!)”活動,公園變身“科普實驗場”,將“復興號”的頂板、碳纖維制成的自行車骨架和風電葉片橫截面、能記錄跑步數據的AI技術設備等“大塊頭”搬進園內,邀市民親身感受科學的魅力。
“公園+高校”則成為了又一塊試驗田。靜安雕塑公園與上海戲劇學院和上大美院合作,在雕塑公園藝術中心舉辦服裝道具展、繪畫專業聯合作品展等,發揮高校的專業特長及學術影響力。而在黃浦區,人民公園海棠節也出現了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師生們的身影,富有創意的新穎活動為今年海棠節增色不少。
“公園+競技體育”更是契合年輕人的需求。今年6月,ins復興·國際電競音樂樂園在復興公園“錢柜”原址開業,2萬平方米的國際電競音樂商業綜合體備受矚目。眾多頭部品牌IP與英雄體育VSPO共同拓展電競生態,將公園變為名副其實的“大人游樂園”。“公園并不只是廣場舞的天地,我們希望通過引入競技體育,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公園。”徐信儂說。
打響文化品牌 增加互動體驗
記者從市綠化市容局獲悉,為加快推進公園城市建設,上海自2021年起按照“打響品牌一批、專業提升一批、豐富植入一批、規劃新建一批”的目標,積極推動“公園+”體育、文化、音樂、藝術、戲曲、紅色資源等的多元發展模式。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各區已舉辦各類主題功能拓展活動100多項,城市公園在“藝術、文化、紅色資源、體育、特色園藝”等方面不斷推進公園功能的拓展,開展系列活動,為市民帶去更好的游園體驗。
圖說:靜安雕塑公園內的雕塑與園林風景融為一體
“公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點及面的。2021年,在市綠化市容局與市教委的聯合推動下,黃浦、靜安、長寧、徐匯、虹口、閔行、浦東等7個區,共青森林公園、濱江森林公園、古猗園3座市屬公園和上海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8所院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公園主題功能拓展。今年,“公園+”活動已拓展至全市16個區、45 個公園。
在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方面,上海也進行了有益嘗試。黃浦區“環復興公園藝術季”、靜安與上戲的“公共文化校地共建基地”、古猗園的“公園+非遺主題”、和平公園的“公園+閱讀”等均已形成長效機制,逐步培育了公園獨有的文化品牌。
在增加市民互動方面,公園不斷拓展活動內容。黃浦區開展“公園+體育”,使健身與游園融合,推動城市與公園無界融合。虹口區魯迅公園開展全民科學健身,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休閑健身環境。奉賢區充分發揮上海之魚公園群的優勢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BULU自然學校實現“公園+教育”的拓展延伸。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相關文章
本月熱點
- 雕塑、藝術、科學、電競……上海拓展“公園+”,公園還有這么多的可能性|公園城市
- 闡教和道教(闡)
- 智己LS6新車內飾曝光:全畫幅數字駕艙屏 全新設計語言
- 昆侖山下 750千伏昆侖山輸變電工程加快建設
- 致不滅的你,以及不滅的你們
- 豐臺出臺農村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 青島即墨城投補充10億元中票注冊文件信息 涉及業務板塊等內容
- 聯播觀察丨扒一扒四川先進材料的“產業地圖”
- 芙蓉石蟠螭耳蓋爐(芙蓉石)
- 今天限號多少 今日限行尾號)
- 海南省委巡視組原副組長吳杰接受審查調查
- 福州海事局警告: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 演唱會經濟火爆 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向好
- 信陽市浉河區:“一企一策”發展 豐富百姓“舌尖”
- 藍莓次果變“非”為寶 大學生團隊釀出“產業酒”
- 瀾滄古茶再交表快沖中國茶企第一股 上半年業績保持穩定有亮點
- 亞盛醫藥上半年收入同比增49% 核心品種獲批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
- 陜西延安新泰煤礦事故致11人死亡
- 創新“深”態第38期丨專注于“機器人造心” 固高科技借力資本市場賦能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 華誼集團(600623):8月21日技術指標出現觀望信號-“黑三兵”
推薦閱讀
今日熱點

珠江委攜粵桂水利部門推進珠江流域干流重要堤防達標建設
Kingsoft Office growing strongly in new ecosystem
